2021年的第一个清晨,满是希望,正如2020年的第一天一样。
2020年的最后一天,中国股市以一轮大涨,指数再创新新高来迎接新年。
虽然农历新年尚远,但生肖牛显然比生肖鼠有更多的想像力。
对于已经翻篇的2020年,德国铁娘子默克尔在新年致辞中毫不掩饰地称“这是我执政15年来最难的一年。”
一国总理如此,而对于我这些的普通市民,最难的几天发生在从11月底从上海浦东回京之后,彼时浦东出现了本土新冠病例。
虽然已经做过核酸检测,但因迟填了几日行程数据,在浦东疫情加剧之后,我的行程码突然变红了。
居委会认定核酸检测已过7天有效期,做为去过高危地区的一员,给我的行程码做了需要居家隔离的处理。
要修正行程码,需要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于是匆匆驾车赶到医院,医院地下车库防护人员见健康码现红,不予放行。
驾车回到公司地库停车,因健康码也被阻止在外。
那一刻,我既困在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逻辑困境里,又被无情地排斥在正常人的系统之外。
健康码在2020年成为了我们的第一张数字身份证。
2020年发生的一切,让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机构都更加依赖互联网。
中国如是,美国亦如是。
整个北京,整个中国因抗疫开启了一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数字化治理尝试。
对于这样的数字化治理模式,各界评论不一,有1984式的批评,也有意图引进模仿却并不成功的尝试。
在我们贯穿全年举国对抗疫情的2020年,互联网构建的数字基础设施帮助我们率先走出了疫情阴影,数字化居功至伟。
正是有了阿里菜鸟物流构建的全球采购网络进行全球防疫物资采购,武汉疫情初期因此大大缓解了物资短缺。
而正是美团外卖等平台在各地城镇的普及解决了众多被困在家中人们的一日三餐。
但这就像那个数字健康码,我们受益于它,也被困于它。
客观上美团是受益于疫情的互联网平台,2020年股价增长了接近350%,成为突破1.7万亿元市值的巨头。
但生活在其平台的上的外卖骑手,也困在它构建的系统里。
《人物》杂志一文《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道尽其中艰辛。
2016年,中国外卖小哥三公里送餐平均时限1小时;2017年,变成了45分钟;2018年,38分钟。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全行业外卖订单单均配送时长比3年前减少了10分钟。
在美团,这个实时智能配送系统被称为超脑,饿了么则为它取名为方舟。
有媒体估算,截止到2020年,以注册账号数量计算,全国所有的外卖骑手超过一千万人。以活跃度计算大致有四百万左右正职外卖骑手。
与送外卖时间越来越短同步的是外卖员伤亡数据的高增长,2017年上半年,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数据显示,在上海,平均每2.5天就有1名外卖骑手伤亡。同年,深圳3个月内外卖骑手伤亡12人。2018年,成都交警7个月间查处骑手违法近万次,事故196件,伤亡155人次,平均每天就有1个骑手因违法伤亡。2018年9月,广州交警查处外卖骑手交通违法近2000宗,美团占一半,饿了么排第二。2017年上半年上海市送餐外卖行业发生伤亡交通事故共76起,平均每2.5天约1名送餐员伤亡。
以2017年的伤亡比例,推算400万的旗手基数,在2020年媒体统计全国每天有75名外卖骑手因为交通事故受伤或死亡。
这与几年前媒体对富士康血汗工厂的批评有何不同?
2020年一位朋友毅然离开了某大厂,问其原因,他回说,没有个人时间。
996、大小周是今天互联网企业的常态,他说:“当今的移动互联网平台建立在万千码农的血泪之上。”
他转发的一位壮年码农倒在工作台的视频画面触目惊心。
互联网自我生长式地推动世界数字化,但如果失去了人的温情与善意,同时也伴随着残酷与冷血。
但因为互联网平台在疫情这一特殊时期的成功,中国社会在2020年,数字化进程被再次提速,云发布会、云教育,风声水起。
无人驾驶迅速落地,送餐机器人遍布时尚餐厅,数字货币正走在路上。
而现今社会个体与数字化系统最大的矛盾是双方缺乏边界清晰,权责明确的数据伦理。
在国际上,抖音在美国面临的出售威胁,华为面临的各国信任危机都与数据主权有关。
传统的全球化格局已定,数字全球化由谁主导,旗手未明,5G就这样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在国内,支付宝上市引发的一系列监管风波,则都与数据安全有关。
数字全球化同样需要车同轨,字同文,但更需要边界明确,透明可见。
中方在《中国关于联合国成立75周年立场文件》中提出了“在联合国框架内制定各方普遍接受的网络空间国际行为准则”建议,并提出《全球数据安全倡议》。
倡议共有八条:
一是客观理性看待数据安全,致力于维护全球供应链开放、安全和稳定。
二是反对利用信息技术破坏他国关键基础设施或窃取重要数据。
三是采取措施防范和制止侵害个人信息的行为,不得滥用信息技术对他国进行大规模监控,或非法采集他国公民个人信息。
四是要求企业尊重当地法律,不得强制要求本国企业将境外产生、获取的数据存储在本国境内。
五是尊重他国主权、司法管辖权和对数据的管理权,不得直接向企业或个人调取位于他国的数据。
六是应通过司法协助等渠道解决执法跨境数据调取需求。
七是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供应企业不应在产品和服务中设置后门,非法获取用户数据。
八是信息技术企业不得利用用户对产品依赖,谋取不正当利益。
苹果手机则在今年主动为系统添加条隐私政策防止APP滥用数据收集。
之于一国,数据主权与边界线一线不可侵犯,之于一国公民,个人数据是个人人格和财产权的一部分。
我们的欢笑、痛苦与眼泪都已经变成文字、图片、视频和声音存在于互联网上。
还有我们的癖好、黑暗、不愿为人知的一面也毫无保留的存储于这个世界。
这个世界需要形成数字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共识。
疫后世界是什么样的?
是一个冰冷高效的数字世界还是一个充满善意与自我克制的数字世界?
数字世界既让人向往又让人恐惧。
它美好的一面取决于各种力量的博弈走向,成立的基础是透明的法治治理环境。
唯有如此,世界各国的互联网平台等数字巨头与管理者才会和谐共生。
充满善意与自我克制的数字世界是我们希望的世界。
2021年的第一天,中国法律工作者期盼了近一个世纪的民法典正式实施。
这是中国社会划时代的大事,在中国隐私首次被法定为一种人格权。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在民法慈母般的眼里,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
民法平等、包容,前所未有地关注着每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每一项权利。
法律是有情感的。
它允许请客吃饭,允许做文章,更允许绘画绣花,包容那样的雅致,有耐心与从容不迫,文质彬彬,温良恭俭让的各色人物共话巴山夜雨时。
中国的法制建设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法制完备,信息自由流动,亿万网民活跃。
2020中国正从世界工厂变为14亿人的世界超级市场,自然也将是世界超级数字市场。
为了这个数字世界的正常运转,早在2016年全国的数据中心总用电量就超过了三峡大坝的全年发电量。
2018年,总用电量为1608.89亿千瓦时超过上海市2018年全社会用电量1567亿千瓦时。
数字世界的运行成本是巨大的,它同样需要被呵护和温柔以待。
x
-
上汽大众的反击 2024-06-07 16:07
-
建立健全的汽车企业兼并重组机制,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 2024-02-22 14:19
-
欧盟关税大棒砸向中国电动汽车:中欧贸易战山雨欲来 2024-06-13 12:49
-
微博CEO首曝享界S9乘坐体验:舒适性、售价超越传统豪华轿车,纯血鸿蒙将上车 2024-06-22 21:50
-
华为发布盘古大模型5.0 2024-06-24 11:17
-
广汽埃安宣布,泰国即将新增6座快充站 2024-06-24 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