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驾驶车终于迎来了“方向盘自由”,用自动驾驶老大哥百度的话来说,这一刻等了整整9年。
今天(4月28日)北京市正式颁发了中国首批无人化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牌照,这意味着Robotaxi距离真正无人化商业运营又迈出了一大步。
作为首批获准车辆最多的企业,百度无疑成为中国拥有最多无人车并且可以合规上路的公司,其旗下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正式开启无人化自动驾驶出行服务。
这一牌照相比2019年12月30日北京市自动驾驶测试管理联席工作小组颁发首批自动驾驶车辆道路载人测试通知书已过去了将近三年的时间,当时百度Apollo率先拿下40 张自动驾驶载人测试牌照。
从自动驾驶载人测试牌照到今天的无人化载人示范应用,并不仅仅是变动了一个名词,它无疑提振了这个行业的信心。
获取牌照后,百度无人驾驶车辆可以在亦庄60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无人化自动驾驶出行服务。
按照政策要求,百度首批投入了10辆无人车,后续计划再增加30辆无人车,并在单车智能、监控冗余、平行驾驶三层安全体系以及完备的出行服务体系保障下,全方面保障乘客的出行安全和乘坐体验。
所有用户可以用百度旗下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APP上直接呼叫车辆,不过目前,萝卜快跑平台以【混排派单】模式运营,用户呼单后,基于运力车辆与呼单站点所在位置,用户可能会打到主驾无人车辆也可能会打到主驾有人的车辆,不过萝卜快跑表示会投入更多运营车辆。
而当前对于乘客而言,尝鲜的好处是乘坐无人车都是免费的。
——01——
没有司机,才是最好的出行体验
目前北京无人驾驶车辆正在多个区县测试,无论是海淀、石景山、昌平、顺义、通州、还是亦庄都少不了它们在真实路况测试的身影,但此前所有测试车辆必须在主驾驶位配备安全员,以防发生突发状况。
在无人化载人示范应用牌照发布之后,安全员依然没有取消,但可以在副驾位置监控车辆,智驾网也在第一时间去现场进行了体验。
本次体验从百度Apollo Park-体验站开始,用萝卜快跑APP下单叫车时,只有带钻石图标的站点可以叫到无人驾驶示范应用车。
在下单成功后,APP上会显示车辆牌照号,并且有实时地图显示车辆的位置和距离。当车辆到达后,用萝卜快跑APP扫描车身右后门处的二维码,即可与车辆互认、解锁车门。
坐进车辆后座,两名乘客前方各有一块触控屏,在系好安全带后点击“开始行程”,车辆即可自动起步。据随车安全员介绍,如果乘客没有系上安全带的话,车辆是无法启程的,这是无人驾驶测试车的一个安全底线。
在行驶过程中,无人驾驶示范应用车行驶流畅,无论是进出园区、直行、转向,还是遇到红灯等待、避让自行车或障碍车,都显得十分从容。
在全长4公里的体验中,车辆没有出现任何的卡顿、犹豫,行驶的连贯性与有人驾驶没有什么区别。起步、刹车也都较为柔和,没有影响乘坐舒适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次左转过程中,出弯方向道路左侧有隔离栏杆,右侧有正在施工的工程车,可供行驶的道路宽度只有大约1.5倍的车宽。而无人驾驶示范应用车在通过时也没有丝毫犹豫,流畅地穿行而过,完全是一副“老司机”的做派。
——02——
中国在Robotaxi领域已具备后发优势
对于新兴产业而言,政策出台一般都有一定的滞后性,而对于自动驾驶同时涉及公共安全和验证技术标准高度严格的产业,政策出现一定的滞后性是可以理解的。
亦庄此次颁发中国首批无人化自动驾驶出行服务,从侧面说明中国的自动驾驶技术在全球的范围内呈现领跑姿态。
作为中美两国自动驾驶科技的代表公司,此次拿下牌照最多的百度和世界上最早启动自动驾驶技术研发的Waymo,二者在无人车运营和测试里程、测试模式、技术路线等方面正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态势,中美在自动驾驶技术的竞争中正向中方一侧倾斜。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组数据中找到答案。
首先是技术,以北京为例,亦庄道路上交通参与者的密度比美国加州更高。在世界所有典型的具有商业化潜力的城市道路场景中,可以说中国的城市道路场景是复杂度最高的,这就意味着为了实现在中国典型城市道路的无人驾驶,要面对最大的挑战。
其次是产品价格,我们看到去年百度的单车成本即已经降到了48万元人民币,而 Waymo依然保持在约90万的单车成本,多年来高居不下。
最后是运营,目前百度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多个城市开启了自动驾驶载人出行服务,而Waymo只有旧金山和凤凰城。
对于中国市场而言,政策是直接判断一家企业技术是否达标的最高标准。开放无人化出行服务,意味着百度的自动驾驶技术已得到了各方的认可。
现在来看百度已经在技术上和产品具备足够强的优势。
接下来就是全力奔向商业化运营。
数据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与第四季度萝卜快跑订单量分别达到了11.5和21.3万单,并且日均单量和月度总单量持续攀升。
一个更为性感的数据是,萝卜快跑的高频高黏性用户的占比超过亦庄日常订单的30%以上。
而Waymo,每个季度订单量只有2.02~4.03万单。
产品价格下降,运营效率提升,这是自动驾驶出行商业化的唯一解。
以百度第五代无人车Apollo Moon为例,百度发布的数据显示,其每台Apollo Moon分摊到每个月的车辆成本已只有8000元人民币,这意味着Robotaxi已经来到了盈利的临界点。
其次是运营城市数量,目前百度在9个城市已经开始运营,已经超过了Waymo的2座城市。可以说Waymo虽然开启的时间早,但百度的进展更快。百度在起步晚了两年之后今天的运营规模已经超越了Waymo。
早在2017年Waymo在凤凰城面向几百名内部注册会员开通有限的预约试乘项目,而两年之后的2019年11月,百度开始向长沙市民提供Robotaxi试乘体验,几乎在同一时间Waymo 也宣布在美国凤凰城开放Robotaxi服务。
可以说,Waymo Robotaxi的起步早,起点高。但在全行业对其业务发展拭目以待之时,Waymo的发展却日渐趋于停滞。
近年来,Waymo 不仅商业化落地发展严重低于预期,团队也出现了严重动荡。
此后外界对Waymo商业化落地能力开始产生怀疑。
相比而言,百度Apollo自2019年开始面向公众开放Robotaxi试乘体验后,一直稳步推进,在商业落地方面稳定、有序并逐渐加速:半年订单量超30万,成绩单鲜明而抢眼。
从预约试乘体验、到后来的完全即时出行,百度围绕提供大众化出行服务的主基调,在开放形式上不断进化。在2021年百度世界大会中,百度Apollo向外界正式发布了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打响了中国全民无人驾驶出行时代的第一枪,运营发展一直十分顺利。
如今百度的测试里程数据已经直接超越了Waymo,数据优势将进一步为百度在运营和算法提升上确立优势。
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单车每月8000元的运营成本已经低于网约车司机每月的收入+车辆折旧费用,同时鉴于Robotaxi意味着不需要休息,除了补能时间外,车辆可以实现不间断运营,Robotaxi已经开始具备成本优势。
在技术、产品、运营等多个维度,百度对于Waymo都有了成倍的超越。
可以说,百度对于Waymo的优势正是中美两国在无人驾驶领域竞争态势的一个缩影,而如果全方位对比中美两国在自动驾驶产业的竞争,我国在技术场景多元化、产业链成熟度、产业开放程度、用户接受度以及数字基础设施五个方面都有着巨大优势。
在技术场景上,中国道路的参与者和复杂度是美国的多倍,自动驾驶在中国道路测试的“含金量”更高;国内道路多样性高,普通道路、城市快速路、山地道路、高速公路等道路为进行自动驾驶测试提供了丰富的场景。
在产业链层面,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七年位居全球第一,这为自动驾驶测试提供了庞大的数据支撑,在智能驾驶产业链上,尤其是传感器,以禾赛、大疆、速腾聚创代表的激光雷达价格优势明显,美国激光雷达已不具备全球市场竞争力。
在产业开放程度上,归于谷歌旗下的Waymo在最初一直走的是全栈自研的路线,自主研发全套传感系统,在对外开放的道路上犹豫了许久,一直没有形成有序共生的产业生态。
相比而言,百度走的则是开放路线,聚焦于AI、自动驾驶技术和高精地图等自身擅长的关键环节,芯片、传感系统、视觉系统等等都通过平台整合不同伙伴的能力,再赋能给车企,最终实现整个产业的规模化效应。
在用户接受度上,中国用户对智能驾驶接受度可以说是全球最高,据2021年J.D.Power发布的“2021年中国消费者自动驾驶信心指数调查”,中国消费者对自动驾驶技术信心指数达到了50分,远高于美国消费者的36分。
另据麦肯锡未来出行研究中心指出,中国消费者对自动驾驶兴趣浓厚,愿意为购买自动驾驶汽车支付高达4600美元的溢价,而美国为3900美元。
同时我国强大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在5G与V2X的普及之下,智能交通的发展也异常迅猛,5G高带宽、低时延的特性让自动驾驶的安全性显著提高并为无人驾驶落地有了多种冗余方案,像5g云代驾可以实现远程接管,为无人驾驶设置了最后一道安全保障。
当然,我国当前最大的劣势所在,依然集中在芯片领域,国产芯片制造环节,起步晚,算力与性能较低,不过随着国家持续推动半导体产业发展,这种情况正在不断改善。
可以说,现在我们已经有了足够的技术和信心来迎接即将到来的真正无人的Robotaxi商业化运营。
——03——
业内期待Robotaxi尽快取消所有位置的安全员
在无人驾驶赛道,既有不同公司之间技术研发层面的竞争,也有不同国家在治理模式上的竞争。
从全球范围来看,中美欧三地都在同步推动无人驾驶的发展,而中美两国的竞争既有互相参照学习的部分,也有相互碰撞的部分。
碰撞的部分像图森未来因为数据安全问题,公司进行了中美两地分拆,而互相参照学习的部分则体现在治理模式上为无人驾驶进行政策松绑上都呈现出积极的态度。
在相关产业政策方面,中国在6年内连续发布了10余项国家级政策,从数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智能网联标准、道路测试等多角度保证自动驾驶的全方位发展。中国的体制优越性和国情特点,更适合多部门合作,多领域融合的新型产业。
可以说自动驾驶的规模化前景和商业化逻辑已经有了确定的答案。
现如今,安全员的身份从掌控方向盘与刹车转变为掌控紧急停止,这可以视为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而从有安全员到完全取消安全员这一步何时到来,业内期待着监管部门百尺竿头再进一步。
今天,在消费群体、安全性保障、技术稳定性、单车制造成本和运营成本都走在了美国之前,在无人驾驶领域,我国的监管部门也正先于其他国家进入无人区: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参考。
此次北京正式颁发无人驾驶示范应用牌照,强化了外界对Robotaxi早日商业落地的信心,我们的Robotaxi治理模式会不会先于欧美首先推动真正的Robotaxi跑遍大街小巷,也取决于在无人驾驶领域开启测试的公司回馈积极的成果,让双方的信任更为牢固。
x
-
全球最大自动驾驶之城是怎么炼成的? 2024-03-04 10:24
-
15万有骁龙8295,16万配激光雷达,零跑C10发起“配置战” 2024-03-03 14:00
-
大众与小鹏合作首款车型曝光:纯电中型SUV,2026年上市 2024-02-29 15:05
-
英特尔宣布成立全新独立运营的FPGA公司——Altera 2024-03-01 12:47
-
哪吒汽车 All In AI,携手360集团推进大模型产品NETA GPT 上车 2024-03-01 17:21
-
15万有骁龙8295,16万配激光雷达,零跑C10发起“配置战” 2024-03-03 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