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Uber的又一位高管,首席技术官(CTO)图安·潘(Thuan Pham)宣布将于5月16日后,离开这家工作7年的公司。这也代表着Uber原CEO卡兰尼克的班底,已经基本被清空了。
卡兰尼克
而与此对应的,是Uber股价的不断下跌。随着卡兰尼克班底的离去,Uber的发展也进入了低谷。
说到Uber,很多中国人的印象,可能还是它在中国市场和滴滴火拼,最终以失败而逐渐退出中国这件事。
但其实,Uber才是网约车的鼻祖。11年前,Uber横空出世,首次创造了网约车这个新模式。
Uber曾经是硅谷最受欢迎的科技公司之一,甚至有人认为它会成为硅谷的技术巨头,超越亚马逊、苹果和谷歌。
当时,无数的科技企业和风投人都很看好它。用Uber高管的话说就是:Uber从来不缺投资者,谷歌、高盛都曾经投资过它。
就连沙特阿拉伯政府都曾给它投资35亿美元,这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是一个巨额数字。
这些公司和投资者看好的不仅是Uber的创新模式,还有Uber的创始人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
在他的带领下,Uber从成立开始就快速扩张,创立仅仅四年时间,订单总额就突破了10亿美元。
然而,就在Uber快速扩张的同时,渐渐有些负面的声音冒出来了,媒体开始指责Uber的一些不道德的做法,用户也开始大规模卸载Uber,很多员工也从Uber离职了……
甚至,谷歌的创始人谢尔盖·布林,还起诉卡兰尼克,说他窃取商业机密,把他告上了法庭。
在这一系列的风波之中,Uber内部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终,作为公司缔造者的“卡兰尼克”被企业扫地出门,Uber的业绩也在内忧外患之下大幅下滑,从此走上了下坡路。
那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为什么一家潜力这么大的公司,最后却落得如此下场呢?
最近,《纽约时报》的记者迈克·艾萨克出版了一本书,专门介绍了Uber和它的创始人卡兰尼克的故事。
这本书的名字叫“Super Pumped”。“super pumped”是Uber公司企业文化中的一条,是由创始人卡兰尼克亲自确定的,直译过来是“超级泵”的意思,代表公司动力十足、永不停止、极力扩张的野心。所以我想把书名翻译成《野心勃勃》。
其实,“super pumped”这个词,也是对Uber创始人卡兰尼克最好的诠释。
卡兰尼克本人,一直都是一个充满野心的人,只要是他想做的事情,那无论如何他也要想尽一切办法做到,哪怕是撞破南墙也在所不惜。
这是卡兰尼克最大的优点,同时也是他最大的缺点。而正是这个特点成就了Uber,也摧毁了Uber。为什么这么说呢?
下面,我们就一起通过这本书来看看卡兰尼克和Uber的故事,看完之后你就明白了。
· 01 ·卡兰尼克的理想
1977年,卡兰尼克出生在美国一个普通的中产家庭。他的母亲是《洛杉矶日报》的广告部主管,经常要做一些销售的工作,也因此养成了销售人员百折不挠的习惯。
他的父亲则是一名工程师,整天都被数字和数学包围着。
卡兰尼克(中)和父母在一起
卡兰尼克完美地吸取了父母的特质,他有着和母亲一样出色的销售能力,个性顽强,永远不会退缩。
同时,他又跟父亲一样,对数学和科技充满了兴趣,在中学的时候就学会了编程。
卡兰尼克幸运地赶上了计算机发展的浪潮。那个时候,硅谷涌现了一批优秀的科技公司。比如微软、Facebook等等。
他很欣赏这些科技公司,可以用一行一行的代码推翻旧的、低效的、破碎的系统,建立一个高效的世界。
所以卡兰尼克一直都很向往硅谷,硅谷有一条格言:增长是最重要的。卡兰尼克一直把这一点视为真理。
他效仿自己的偶像比尔·盖茨,在1998年从大学辍学开始创业。他第一个创业的项目盈利并不多,但是他不顾一切地工作,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全都花在了这个项目上。
这个时候的卡兰尼克,心中也只有一个理想:建立一家伟大的公司。
不过很可惜,他的第一个项目还是因为无法盈利,最终导致资金不足破产了。当时,失败的不只卡兰尼克。
因为互联网公司的泡沫逐渐开始破裂,硅谷一大批初创公司都倒下了,大楼里到处都是因为创业失败留下的空办公室……
大量的人离开了硅谷,去找新的工作,甚至完全放弃了互联网行业。当时的人们对创业充满了恐惧。
可以说在那个时候,任何想开公司的人都是疯子。但卡兰尼克就是这样一个疯子。
很快,他又在2001年创立了一家网络软件公司。这家公司虽然运转良好,但是它的模式在市面上早就已经存在了。
卡兰尼克意识到:如果不是新的模式,自己的公司可能很难成为伟大的公司。所以,他把自己的公司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卖掉了。
· 02 ·伟大的公司:Uber
带着这笔变卖的钱,卡兰尼克开始寻找新的机会。这时,一个叫格瑞特·坎普(Garrett Camp)的人进入了他的视线。
格瑞特·坎普
坎普是一个成功的创业者,有着数千万美元的资产。尽管他如此富有,但交通问题一直困扰着他。
如果他选择叫出租车,往往需要等很长时间;如果他使用汽车服务,让专门的司机接送他,时间上又很难协调;后来,他也试着自己买了一辆奔驰,但停车又是一个大问题。
坎普对出现的问题非常抓狂,他不停地向身边的朋友吐槽,说现在的出租车都是垃圾,他需要更好的出租车服务。
他身边的朋友都把这当作是牢骚,但卡兰尼克看到了商机。
卡兰尼克计算过了,这可能会带来每年数亿美元的收入,更重要的是,他很可能创立一家伟大的公司。
就这样,在2009年,卡兰尼克和坎普成立了一家新的公司,它的名字叫Ubercab,cab是出租车的意思,而Uber代表了“伟大”的意思。
卡兰尼克也如愿成为了Ubercab的CEO。
名义上虽然是CEO,但一开始卡兰尼克需要做的工作有很多:开发软件、做市场推广、寻找投资者、招聘员工、鼓励团队等等,全都需要他来负责。
但这些对卡兰尼克来说都不是事,他的眼里只有一件事:让Ubercab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
Uber是幸运的,它赶上了一个好时期。在Uber成立的时候,苹果刚刚开发了app store(苹果应用商城),这意味任何人都可以在手机上发布自己的应用程序,并且向数百万人推销它。
卡兰尼克抓住了这个机会,很快就让人开发出了一个应用程序,在iPhone上运行。
有了应用程序以后,卡兰尼克还买下了数千部iPhone,安装好了软件,并把它们免费发放给一些司机。
Ubercab宣传广告
这一招很管用,Ubercab的司机越来越多,它的应用程序在苹果商店中的排名,也开始快速上升。
卡兰尼克花了大量的时间思考如何吸用用户,很多在今天看起来已经习以为常的服务,都是他首次提出的。
比如,他为了改善用户体验,在手机上提供定位,让用户准确地知道车会什么时候到达;他把车内清洁得一尘不染,提供舒适的空调,矿泉水;付款的时候,也是直接从账户上扣款,不需要再掏出钱来。
同时,他也提供了大量的优惠政策:比如乘客如果注册账号,那就可以获得免费乘车机会;司机如果在一周内完成指定的订单数,也能得到一大笔奖金。
乘客和司机都对Ubercab的服务赞不绝口。那个时候,他们在旧金山地区每天都有数百个订单。
唯一不满的只有当地的出租车公司,因为他们每年需要向政府缴纳一笔费用,取得在当地的运营权。而现在,市场正在被Ubercab瓜分。
出租车司机反对Uber
他们向当地政府表达不满,而政府也很快开始向Ubercab施压。旧金山交通局表示Ubercab违反了现行的交通法。
因此,Ubercab公司运营的每一天,都面临着5000美元的罚款。这些罚款足以让他们破产。
不仅如此,政府还向他们下了最后的通牒,给他们发放了停止令,要求他们立即停止运营,否则包括卡兰尼克在内的全公司员工,都将面临90天的监禁。
这么一来,Ubercab的生存都成了问题。但这并没有阻止卡兰尼克的步伐,他没有选择停止运营,而是选择了绕过规则。
他把公司的名字从Ubercab改成了Uber。这样,停止令针对的公司就不是他们了。
· 03 ·不给竞争对手任何机会
为了防止美国政府的再一次阻止,卡兰尼克率先发动了进攻。他向乘客发送大量的电子邮件,要求他们配合自己的公司,一同向政府表达不满。
他们也向司机发送大量短信,敦促他们继续工作,如果他们收到罚单,或者车被执法部门拖走,Uber会帮他们处理。
另外,他们也向媒体披露出租车行业的腐败,以及监管上的漏洞。
慢慢地,卡兰尼克的做法奏效了,美国政府不再阻止Uber,而Uber也开始了在美国的全面扩张。
不过就在这时候,新的挑战又出现了。就在Uber快速发展的时候,有一家叫Lyft的公司也盯上了网约车这块蛋糕,准备和Uber展开竞争。
卡兰尼克很快就注意到了它。尽管这个时候,卡兰尼克还不知道对手会使出什么样的招数,但他内心的战斗欲已经开始燃烧了。
他不允许任何一家公司成为Uber伟大路上的绊脚石,他决心要剔除这块绊脚石。于是,他开始不停地在推特上讽刺Lyft的创始人,指责他是一名抄袭者。
光用语言打击对手,不是卡兰尼克的作风,他开始付出行动。
Lyft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向硅谷的风投公司和基金公司寻求资金,以发展他们业务。
但Lyft的每一次投资计划都失败了,因为卡兰尼克总是能赶在他之前和投资者见面,并且告诉投资者:Uber和Lyft你只能选一家。当时的投资者,没有任何道理会放弃Uber。
Lyft发现寻求投资没有希望的时候,就又开始转变路线,进行草根策略。
他们举办了一场100名司机的小型聚会,为聚会提供了大量的酒、蛋糕、披萨等等,以吸引司机注册成为他们的会员。
卡兰尼克知道之后,就把自己的员工也派去参加活动,每个员工都穿着印有Uber推荐码的T恤,司机只要扫描,就能得到一笔奖金。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Lyft准备推出Uber没有的拼车业务时,Uber又比它早几个小时宣布,将推出拼车服务。
他没有给竞争对手任何机会,当竞争对手还在萌芽状态时,就被卡兰尼克给狠狠扼杀了。
· 04 ·硅谷巨星
没有了竞争对手和政府的限制,Uber变得无可阻挡,开始进入病毒式增长。短短三年时间,Uber就已经开始向全球扩张,先后进入了巴黎、伦敦、悉尼等数十个城市。
不到四年的时间,Uber的订单数额就已经突破了100亿美元,成为了一家独角兽公司。
卡兰尼克对于这个增长数字非常自豪,他带着Uber的数千名员工前往拉斯维加斯进行狂欢。
他为员工租下了高级酒店,给每个员工一张信用卡,让他们随意购买食物,进行狂欢娱乐。员工在酒吧里肆意疯狂时,甚至还请了超级巨星碧昂丝和Jay-Z驻唱。
碧昂丝和Jay-Z驻唱Uber狂欢会
这时候的Uber员工仿佛置身于天堂,对卡兰尼克的崇拜之情也越来越高。卡兰尼克看着自己缔造起来的帝国,心里充满了骄傲。
他已经把Uber从一个初创公司,变成了硅谷最闪耀的一颗星。
Uber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让人们意识到一个伟大的科技公司正在到来,甚至有人认为它会超越谷歌、Facebook。
很多私人和机构都争抢着投资Uber,其中包括了谷歌、高盛、红杉资本等知名公司。
卡兰尼克对投资者的胃口也越来越大。他开始寻求越来越多的投资,比如他曾经向谷歌提出过2.5亿美元的要求。
这是一笔巨额投资,谷歌还从来没有进行过这种规模的投资。不过,谷歌最后还是同意了,因为没有人想错过Uber的发展。
除了资金上的高要求,卡兰尼克还对投资者的股权提出了苛刻的条件。
他表示Uber的投资者,只能获得投票权更弱的股票,而卡兰尼克自己则手握拥有超级投票权的股票,他的一票可以抵其他股东的10票。
这也意味着,Uber已经完全处于卡兰尼克的控制之下了,他可以左右任何一笔资金的使用,决定任何一个员工的罢免。
然而,这时候的卡兰尼克还是不满足,他还有更大的野心。在卡兰尼克看来,运送乘客只是Uber的开始。总有一天,Uber会为司机匹配包裹,去解决需求更大的物流问题。
他想象自己有一天会成为贝佐斯的直接挑战者,重塑商品在城市中的移动方式。而Uber则会成为21世纪的亚马逊。
· 05 ·永远不会选择“抑制增长“
不过,在实现这个目标之前,他还要占领更多的海外市场,继续扩张自己的帝国版图。他开始向中国、东南亚、印度、巴西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军。
尽管Uber的很多高管,都劝卡兰尼克谨慎一些,因为在这些地方,也有资金雄厚的竞争对手。
比如在中国有滴滴,东南亚有Grab,印度也有本地的网约车公司,但卡兰尼克并不在意,没有人可以阻挡他前进的野心。
为了说服用户使用Uber,而不是竞争对手的产品,他开始向这些市场投放大量的补贴费用。就拿中国来说,卡兰尼克每周在补贴上都会烧掉4000万到5000万美元。
他的烧钱政策也确实起了效果,Uber在这些市场的增长非常迅速,短短9个月时间,杭州和成都的出行次数就已经超过了纽约。
卡兰尼克骄傲地向媒体展示这个成绩。但问题很快就出现了,Uber的首席技术官发现在中国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虚假账户。
因为Uber的注册方式过于简单,缺乏安全验证,使得人们很容易就注册多个账号。这意味着Uber投放的补贴费用,很可能进入了骗子的腰包,而不是带来了实际的增长。
根据Uber的数据显示,在中国很多城市,超过一半的出行都是虚假的,Uber在这件事上至少损失了10亿美元。
想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Uber只需用更精准的身份识别方式。但卡兰尼克并不想这么做,因为这会提高用户注册的难度,进而影响Uber的增长速度。
为了让Uber保持高速增长的状态,Uber还是采用了低门槛注册。但这种低门槛政策,不仅在中国出现了问题,在其他国家也开始不断出问题。
在印度,由于注册成本很低,有司机匿名注册Uber,然后性侵乘客;
在巴西,匿名注册的司机开始抢劫、谋杀他人,暴力犯罪和谋杀率直线上升;
在东南亚,这类安全事件也层出不穷。
伴随着这些问题,Uber也开始频繁出现在当地媒体上。人们经常能看到“Uber司机撞人,杀死六岁女孩”这类的新闻。
这让当地人对Uber感到越来越不安,很多乘客开始卸载Uber,司机的满意度也在不断下降。
民众反对Uber
Uber的首席技术官和首席安全官一再建议卡兰尼克,改进身份验证方式,用技术去保障司机和乘客的安全。
但卡兰尼克的选择里,从来没有抑制增长这一个选项。而且没有人能够控制他做任何决定,所以Uber最终还是采用了卡兰尼克的方法。
卡兰尼克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反欺诈团队,这个团队专门识别虚假账号,如果他们发现同一设备注册了多个账号,那Uber就会屏蔽掉这些账号。
针对性侵和暴力事件,Uber会在司机被起诉之前,提前帮他们摆平,避免进入诉讼程序。
Uber的这些做法很快就被曝光出来了。随之被曝光的,还有更多和Uber有关的秘密。
· 06 ·Uber的公关危机
有黑客进入Uber安卓端的后台,发现Uber偷偷使用了用户的大量权限,包括摄像头、通讯录、短信等等。这些权限使得Uber可以查到任何一个用户手机上的一切信息。
他们也利用技术越过苹果的版本检查,公开欺骗苹果,偷偷调取用户数据。
这使得苹果CEO库克勃然大怒,直接向卡兰尼克发出警告:如果他们再这样做,苹果将禁止Uber在苹果商城上架。这对Uber来说,意味着可能损失数百亿美元。
库克
愤怒的不只库克一个人,还有Lyft的创始人。前面提到了,这家公司曾经是Uber的竞争对手,但卡兰尼克总是能搅黄他们的投资、聚会,甚至还能抢在他们之前几个小时推出拼车服务。
卡兰尼克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就是因为他有专门监视Lyft的内部程序。所以,竞争对手的一切都在他的掌握当中。
这款内部程序的名字叫“地狱”,这是竞争对手的“地狱”,但最终也成了卡兰尼克的“地狱”。
随着越来越多的黑料爆出,Uber面临着一场公关噩梦。人们对卡兰尼克的评价越来越差,媒体关于Uber的负面新闻也越来越多。
但在卡兰尼克看来,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所有的硅谷公司,几乎都是这样做的,他觉得人们只是在嫉妒他的成功,想要把他拉下水,而他想要改变这个局面。
于是,他邀约了一批媒体记者,想要跟他们建立友好的关系,想向记者证明Uber不是怪物。
在见面的过程中,Uber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媒体铺天盖地的新闻纯粹是扯淡,如果我花100万美元,雇佣一些人去挖记者的料,会怎么样?”
Uber原本是在寻求记者的认可,但他们等来的却是媒体的再度曝光。
记者揭露了整个过程,并表示这家公司从上到下都弥漫着傲慢,他们企图用挖掘记者丑闻的手段反击,还企图收买记者。
就这样,Uber的公关噩梦并没有解除,反而陷入了越来越多的负面新闻当中。尤其是Uber的掌舵者卡兰尼克,关于他的丑闻越来越多。
但这位野心勃勃的创始人并没有被打倒,他还在想尽一切办法让Uber变得更加强大。
· 07 ·50万人删除Uber账号
他想抓住一切可以获利、可以实现增长的机会。很快,他就迎来了一个好“机会”。
这个机会就是,特朗普上任了。这位总统一上任就关闭了美国边境,禁止难民进入。
这在美国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人纷纷涌向机场和其他地方反对特朗普的这一政策,纽约的出租车司机也进行了罢工。
就在人们罢工抗议的时候,Uber取消了高峰期价格。这在抗议者看来,简直就是在利用罢工获利。
更重要的是,这让罢工者觉得Uber之类的硅谷科技公司,永远也不会为普通人辩护,他们只关心增长和利益。
被激怒的人们在社交媒体上发起了“删除Uber”的活动,这个活动一发起,立马就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短短一周时间,就有50万人删除了他们的Uber账号。
这是卡兰尼克从没遇到过的情况。Uber有现在的结果,都是在他的控制之下产生的,所有有悖于市场和违背法律的决策,也都是卡兰尼克一手决定的。
尽管有不少高管给他提出过更好的建议,但是等待这些高管的结果,要么是被忽视,要么是被解雇。
卡兰尼克的野心决定了Uber前行的方向,但这个方向可能错了。
而这个错误的后果就是,Uber的市场形象越来越糟糕,员工甚至都不敢再提自己是Uber的,而投资者的钱也在受损。
· 08 ·“卡兰尼克必须离开Uber“
Uber的高层已经意识到了,Uber不得不进行调整了。他们调整的第一步,就是建立一个独立董事会,来对抗卡兰尼克无所不包的权力。
最后,六名Uber高管起草了一份文件,这份文件中详细记录了卡兰尼克做出的所有违法行为,内容长达数百页。
如果这个文件曝光,那卡兰尼克和Uber都将陷入万劫不复当中。
他们用这个文件来逼迫卡兰尼克,让他辞去CEO的位置。卡兰尼克为了保住Uber,同意暂时离开。
他在给Uber员工的致歉信中写道:“我需要休息一段时间,也许要很久才能回来,也许很快。”
结果,卡兰尼克很快就回来了,因为他依然操控着Uber。他阻碍投资者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削弱股东的权利和影响力。
投资者愤怒不止,他们对Uber的高管说:卡兰尼克必须离开Uber,否则就等着Uber的估值降为0。
公司的董事会同意了,他们必须要拯救Uber。
这个时候Uber的估值已经到达685亿美元,他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卡兰尼克单枪匹马地把Uber帝国撞得粉碎。
这一次,他们直接发起了对卡兰尼克的免职运动,要求他在文件上签字,辞去CEO一职。
卡兰尼克可不肯轻易放弃这个职位,他在不停地拖延时间寻找办法。但Uber的董事会步步紧逼,他们明白卡兰尼克的手段。
他们表示,如果卡兰尼克愿意在当天签字,那他们就对媒体宣称是卡兰尼克自己自愿离开的,而不是受到了董事会的逼迫。这样起码能让卡兰尼克在面子上好看一点。
卡兰尼克走投无路,只好向每一个他认为可以帮助的人求助,也可以说是求饶。他对Uber其他的高管喊道:“可怜可怜我(pity me)!”
但他等来的只是一句句“抱歉”,没有一个人愿意帮助他。
卡兰尼克第一次有了厌战的情绪,他沮丧地签下了字,和平退出。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很快又再次激起了卡兰尼克的野心。
· 09 ·野心不死的卡兰尼克
就在他走出Uber大门的那一刻,他发现媒体上写满了关于他的新闻:“卡兰尼克辞去了UberCEO一职,因为投资者对该公司的丑闻感到反感。”
CNBC发布消息称:UberCEO因系列丑闻和诉讼案而出局
这条新闻推送到了数十万美国人的手机上,让卡兰尼克感觉自己受到了极大的羞辱。他愤怒了,原本应该退居幕后的他,决定重新夺回控制权。
尽管卡兰尼克辞去了CEO一职,但他还是公司董事会的成员,如果他能拉拢多数董事会成员,他就能决定下一任CEO的人选。
只要下一任CEO能够听他的安排,他就能够继续控制Uber。
此时,董事会的其他成员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合适的人选——梅格·惠特曼(Meg Whitman),她曾担任eBay的CEO,当时是惠普公司的现任CEO。
梅格·惠特曼
关键是她足够强硬,而且对卡兰尼克充满了警惕。所以如果是她,那卡兰尼克就决不会再度掌权。
就在Uber董事会和惠特曼在秘密协商这件事的时候,一个消息被爆出来了,媒体称惠特曼是Uber最高职位的候选人之一。
这在惠普公司激起了轩然大波,自己公司的CEO竟然准备跳槽,惠特曼将面临被迫辞职的风险,这会让惠普陷入严重的财务困境。
最后,惠特曼只好站出来说:“这是假的,自己完全致力于惠普,Uber的CEO不可能是我。”
紧接着其他的候选人,也都陆续曝光在了媒体上,大家心里都很清楚,这是谁干的。
就这样,董事会的其他成员和卡兰尼克之间,爆发了公开的战争,这导致Uber的员工不断离开,Uber的市值也缩水了近200亿美元。
最后,在董事会和卡兰尼克的对峙中,新一任CEO产生了,他既不是强硬的惠特曼,也不是卡兰尼克心中的候选人。这算是一个折中的选择。
而就在新一任CEO上任的时候,一笔大交易出现了,软银收购了Uber17.5%的股份,在收购条款中有一条规则:“公司必须执行一股一票的规则。”
这也意味着卡兰尼克的超级投票权失效了,他对公司的影响力被严重削弱,再也无法以一己之力控制Uber这个商业帝国了。
换了主以后的Uber,对公司的文化和价值观也进行了修改。“野心勃勃”这一条企业文化也被直接删除,变成了“顾客至上”。
下一步,Uber将何去何从,我们还不得而知。
而此刻的卡兰尼克,已经开始了他的下一个新创业项目。可能,卡兰尼克的野心依然未死,正等着春风吹又生。
到这里,卡兰尼克和Uber的故事就给你讲完了。最后,我想分享一下我对这个故事的一些看法。
首先,从创业的角度来看,卡兰尼克无疑是一个能力超强的人。Uber在2009年成立之后,短短几年时间就占领了美国,走向了海外。
作为一个创业者,我深知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这不仅仅需要独特的战略眼光,也需要在执行层面上,让自己和公司所有的员工,都必须全力以赴。
这也可能是卡兰尼克把“野心勃勃”定为公司企业文化的主要原因。
这颇有点像前几年国内常说的“狼性文化”,代表着一种野性拼搏的精神。但这几年,这种声音已经逐渐变弱了很多。
也许,Uber和卡兰尼克的故事,能够给这种现象带来一个注解。
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野心是该有的,它是前进的动力;但是如果把野心当做一切,那肯定也会出问题。
过度的野心,同时也代表着牺牲,而牺牲总是有代价的。
当然,在这个故事中,卡兰尼克最终被扫地出门的原因,除了他过分的野心,还有他极度的控制欲和成功之后的傲慢态度。
那卡兰尼克的野心和控制欲都是从哪儿来的呢?答案很可能是硅谷。
正如卡兰尼克所说,整个硅谷都提倡着“增长至上”的价值观,他自己只不过是把人人都在做的事情说出来而已。
事实上,当Uber在卡兰尼克的带领下表现良好的时候,很多人都把这种野心和控制欲看作是有魅力的表现。
当时,卡兰尼克所到之处都是欢呼声,媒体惊呼Uber是下一个亚马逊,投资者即使放弃投票权也要拥有Uber的股份。
试问在这种赞扬声中,有几个人能保持自己的本心,不产生傲慢心理呢?
卡兰尼克在最风光的时候,是有点得意忘形了。
但随着风向一转,同样的野心和控制欲,却很快又成为了众人口诛笔伐的对象,换做是其他人,这也是很难接受的。
当我们跳出这件事情来看,卡兰尼克的错真的是他一个人的错吗?
从个体的角度来说,当然是他的错,这个锅没人替他背。
但从群体的角度来看,只要周围的大环境不变,那卡兰尼克肯定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犯这种错的人。
以后,可能还会有很多卡兰尼克。不说别的,现在Uber的新任CEO,就正在接受新一轮的崇拜和欢呼。
但他最终会把Uber带向哪里,现在谁也不敢下结论。也许他会比卡兰尼克干得更好,也许他还不如卡兰尼克,也许他也可能成为下一个卡兰尼克,结果谁知道呢?
x
-
永不断电?这次马斯克想把你家变成“发电厂” 2021-05-08 10:54
-
上海车展落幕,一场智能汽车逆袭传统汽车的大戏 2021-04-28 16:53
-
左手DRIVE Orin,右手DRIVE Atlan,黄仁勋靠自动驾驶芯片狂赚80亿美元 2021-04-13 16:56
-
微博CEO首曝享界S9乘坐体验:舒适性、售价超越传统豪华轿车,纯血鸿蒙将上车 2024-06-22 21:50
-
华为发布盘古大模型5.0 2024-06-24 11:17
-
广汽埃安宣布,泰国即将新增6座快充站 2024-06-24 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