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网 2022-08-06 14:37
上汽智己:已是“资源咖”,是否“实力咖”?
分享
截止今年6月18日,期间的造势和推广已经做了很多轮,而且预定时间长达一年多。然而从销量来看,两个月勉强突破一千台的成绩并不算出色。

近日,智己汽车宣布完成A轮股权融资协议签署。据悉,此轮融资后,智己汽车投后估值将达到近300亿元。


据天眼查APP检索显示,此次融资由交通银行领投,上汽集团继续追加投资,同时还引入了工银投资、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至辰资产、中国国新控股、中信证券投资等多家投资机构。据智己方面表示,此轮融资并非因为缺钱,主要是想引入多元的股东和治理结构。


伴随着融资消息一起放出的,是首款车型智己L7的销量表现,从6月18日开启交付起到7月31日止,累计交付了1051辆。


回顾智己汽车的时间线,作为背靠上汽和阿里巴巴的初创电动车品牌,从去年1月13日就发布了纯电轿车智己L7。


截止今年6月18日,期间的造势和推广已经做了很多轮,而且预定时间长达一年多。然而从销量来看,两个月勉强突破一千台的成绩并不算出色。这背后究竟有哪些原因呢?


主打“驾控”,是一个好的品牌定位吗?


从品牌命名来看,智己显然是想要告诉用户,我们会向大家呈现出色的智能驾驶体验。


在之前对预定用户的采访中,也曾有用户向谈擎说AI表示,“因为刷到智己L7自动驾驶实测的视频,看起来并不输Model 3,才关注到智己这个新品牌。”


然而,如果从去年初就持续关注智己的官方推广,会发现智己L7的宣传重点其实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公司刚成立的时候,从智己的品牌发布会来看,能够感受到智己的品牌调性大概是高端智能、用户共创和设计艺术。尤其是去年六七月,围绕智己IM AD智能驾驶系统的营销事件密集传播。


但从去年四季度开始,智己的传播重点转而聚焦在驾控体验上,大量的营销宣传都在将车身性能与驾驶体验。


“豪华品牌谈驾控,这是约定俗成的,也是符合汽车核心价值的逻辑。如果非要做一个类比,在智能电动的新世界,智己就是要做出极致动力驾控的‘德系车’感觉。”刘涛在媒体采访中曾说道。


当然,智己艺术感也没丢,在车身颜色的命名上,“狄安娜白”、“列宾黑”、“拉斐尔茶”听上去确实也显得更加“高大上”了。


只是有一点让人颇感疑惑,如果智己L7的核心卖点甚至品牌的定位,真的要从智能转向驾控,在谈擎说AI看来,这可能是一个冒险的决定。


其一,站在用户的角度来看,驾控品质出众并不算一个容易打动用户的卖点。


特斯拉的model 3能够引发爆炸性传播,靠的是零百加速仅需3.4秒,不仅有直观的数字可以跟主打动力和性能的燃油车们对比,还有让用户试一次就难以忘记的强烈推背感。


和踩一下油门就知道有多强动力、坐一下后排就知道有多大空间相比,很多没有丰富驾驶经验的用户对于操控并不能感同身受,也就很难判断出细微驾驶质感的差别。


而且一辆车的驾控究竟如何,还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具体用户的个人偏好。久而久之,在消费者的心目中,操控甚至变成了一门玄学。


对想要买一台智能电动车的用户来说,在新势力车企的长期共同宣传下,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显然更容易抓人眼球,智己想要靠一己之力让用户转而去关注难以捉摸的驾控,其实很难。


或许以后驾控会成为一个品类,但从目前并不出色的销量来看,驾控还不是一个电动车新品牌的理想“引爆点”。


其二,相比同类型同等级的燃油车,电动车生来就有驾控属性上的优势。


从总成结构上来看,因为增加了大块动力电池,又去掉了发动机和变速箱,前悬架有了更大的布置空间,电动车的前后配重比更容易调整。而且行业中的底盘工程师与供应商众多,使得驾控品质成了电动车与生俱来的一块长板。


当然,技术总是要精益求精,智己想要让这块长板更长也没错。只是就像大部分电动车能跑到500公里的续航已经够用了,再追求1000公里续航的电动车反而增加了购车成本,其重无比的车身反而降低了操控性、增加了百公里电耗,倒不如把补能设施做好一些。


超越竞对往往靠的是解决用户使用电动车所遇到的痛点,而智己试图强化一个本来就不弱的属性,看似花了一些心思(比如后轮转向功能),但其实是一种事倍功半的做法。


其三,为了追求操控性,智己不得不选择将轿车作为这个初创品牌的首发车型。因为轿车重心更低、风阻更小,操控更容易做到比SUV好。


但是有利就有弊,轿车操控好没人质疑,但是电动轿车却不容易成为爆款,很多新势力第一款车型基本上都会选择SUV,比如蔚来ES8、威马EX5、小鹏G3、理想ONE等。


从安全性角度来看,纯电动车型的硕大电池组大多是平铺在底盘中央,就算是全新的纯电动车平台,天然的厚度、宽度侵占空间依然是无法避免的。


由于电池包天然怕异物的磕碰,需要保证足够的最小离地间隙,所以SUV电池被磕碰引发自燃的概率比轿车低,适合作为首发车型,更容易让一个新品牌稳步成长。


从用户角度来看,相比轿车,SUV的用车场景更多元、通过性好、车内空间大,这些优点让跟多国人对SUV更加偏爱。


正因为电动SUV安全又好卖,所以不只是造车新势力更多选择首发SUV车型,豪华品牌中的捷豹I-PACE、奥迪e-tron、奔驰EQC,首次“触电”也都是以SUV车型切入。


智己大概是为了将驾控体验做到极致,所以选择先推出轿车,看似另辟蹊径,但一开始就选择一个不容易出彩的定位,也容易让品牌开局遇冷。


文字游戏:“硬件升级”与“原石谷”计划


从品牌名字就能看出,智己是要下决心把智能驾驶做好,在L7立项时,联席CEO刘涛就对研发团队提出的其中一个指标是:最像人的高阶智能驾驶辅助功能。


但从交付的情况来看,智己L7的智能化还停留在“小学生水平”。


去年,上汽集团领投了智能驾驶公司Momenta C轮的5亿美元融资。随后,双方合作研发了IM AD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甚至还提出了Door to Door Pilot的概念,宣称能实现端到端主要场景无缝的智能驾驶体验。


不过,随着交付临近,智己官方开始告知用户,在首批交付的L7只有全速域自适应巡航、车道偏离辅助等基础包功能,其他更高阶功能将在后续通过OTA持续迭代。


可是,智己的OTA还有很多独特之处,如果不是智己的员工,可能很难理解透彻。


首先,在对外宣传中,智己展示了善于玩文字游戏的天赋,将“升级”的概念与智己汽车强绑定,表示自己不光有软件升级,还有硬件升级。


据刘涛对媒体的描述,FOTA(特斯拉引以为傲的技术)的硬件在用户用车周期当中不会变,“而我们通过硬件升级,再通过软件不断持续迭代,让能力的天花板始终被拓展。”


如果是不懂这些科技名词的小白用户,听到如此“高论”,可能真的以为智己的升级比特斯拉开创的FOTA更高级。


其实所谓的硬件升级,就是“官方改装”,目的为了节省成本,不给算力冗余和激光雷达的预埋,想要硬件升级的用户还要把车开到4S店。大众、比亚迪之前被诟病智能化短板,都是因为曾经让用户体验了一把“硬件升级”。


而且为了用户共创,智己还推出了“原石谷”计划,具体玩法相当复杂,算是个养成类游戏,这里不作过多解释。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按照官方的说明,用户想要升级激光雷达,只需要积攒6,800枚原石,重点是还要再加1万元。


目前尚不知道6,800枚原石相当于多少钱,但是5月份曾有过天使轮用户联合维权的风波,用户提出的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升级激光雷达和高阶能量电池的条件未明确”。


可是,如果原石真的能抵很多钱,靠积攒原石换硬件升级比较划算,但积攒原石又比较费时间,可能部分用户要通过作弊手段去获取原石了,事实上软件破解早已催生出一些灰色产业。


前段时间宝马在韩国和英国推出了座椅加热、行车记录仪等付费订阅服务,此消息一出,旋即受到车友的质疑和批评。甚至有第三方公司公开表示:只要宝马敢收钱,我们就敢破解;如果宝马以此为理由拒绝给车主保修,那么我们就直接给车主换硬件改装。


如果有用户通过作弊以极小的代价“刷”到了原石,基于用户共创的原石游戏就失去了公平性。


还要值得一提的是,打击作弊手段不仅要防“外敌”,还要防“内患”。犹记得2016年的中秋节,阿里内部开展抢月饼活动,有4名程序员使用脚本多刷了一百多盒月饼。


不过月饼被抢了员工顶多吐槽几句,如果激光雷达和电池被抢了,用户可能又要维权了。要想让用户放心享受挖原石的快乐,尤其要防范内部员工作弊,这对智己可能也是一项挑战。


激光雷达:美观吗?好用吗?


为了秀一波所谓的“硬件升级”和促进用户共创的养成游戏,智己首批交付的L7没装激光雷达,但是在本该安装激光雷达的位置上,智己别出心裁地装上了高清摄像头,也就是Carlog智能车载摄像系统。


有智己车主表示,用户主理说后期升级激光雷达需要更换车顶,有点担心会不会整坏了或者看起来没那么顺眼,毕竟车顶上多了两个角。


客观地讲,由于还不确定L7在车顶外加两个激光雷达后的样子,对于风阻、外观、可靠性的影响,目前有待考证。


但是对激光雷达的安装位置,业内人士确实进行过一些讨论,很多人认为装在车顶会影响美感。


日前,集度发布了双激光雷达方案,没想到却因李想、夏一平的隔空喊话掀起了一波热议。李想将这种造型形容为机甲战士-高达,何小鹏则毫不客气地称之为“兔子的耙耳朵”。


如果智己坚持不改变这种雷达布置方式,可能等到升级的时候难免要撞在枪口上了。


另一方面,智己L7升级激光雷达之后,到底能将其智能驾驶提升到什么水平,其实也存在一些悬念。


目前自动驾驶行业的商业化越发紧迫,对于“L2量产车上收集到的数据能否用来训练L4的算法”这一问题,曾有过相当激烈的论辩。


讨论后形成的共识大致是,将两者的数据“打通”的前提条件是,L4车辆与L2车辆的传感器架构一致。


像智己L7这样L2阶段没用激光雷达,而L4阶段又要用激光雷达,在升级之前做算法训练时的数据很难完全复用,硬要对数据进行“翻译”要付出很高的成本,并且技术难度也不低。


因此,为保证“传感器架构一致”,主流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像特斯拉一样坚定的纯视觉派,认为不需要激光雷达也能实现L4;另一种是给L2的车上预埋激光雷达,国内很多新势力车企都采用这种方案。


然而智己是“第三种”, 既没有特斯拉的销量来快速搜集大量数据,也没有预埋激光雷达。而且由于智己是先推出主打驾控的轿车,更难以成为走量的爆款车型,所以不利于快速积累到大量数据。


所以升级激光雷达前的这段时间,其搜集的数据到底有多大价值,能否用于L4算法的有效训练,可能也要画一个问号。


写在最后:


智己作为上汽宠爱的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对自己的期许是相当高的。


回想去年,刘涛是这样评价智己的,“我们在未来的很多年后再回顾今年的时候,可能就是智能电动豪华车的逆袭元年,我们大概率相信在未来的增长曲线当中将会一骑绝尘。”


如此傲娇的口气,如果用演艺圈明星来对比,恐怕只有说出“怎么不算呢”的“谋女郎”刘浩存能够一较高下。


某种程度上,造车和造星其实也有几分相似,资源咖火得快、凉得透,实力咖火得慢,但是更持久。


智己绝对是“资源咖”,但究竟是不是“实力咖”,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文:郑开车@谈擎说AI主编

x

收藏 0
打赏
相关标签:
电话:010-65030507
邮箱:editor@autor.com.cn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大街乙6号朝外SOHO D座5097室
北京智驾时代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4 - 2022
Auto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AutoR智驾 智能汽车网
京ICP备1402773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66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0211307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