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网 2025-04-16 22:06
上汽老矣,尚能饭否?贾健旭:我们将跪着学习,站着创新
分享
王晓秋-贾健旭的三拳已经打出,相信在今年即将有一个阶段性的答案。

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讲起话来,有一种蛮霸之气,同时带着一种让人不得不仔细倾听的低姿态。


在一个月前的媒体沟通会上,他说:「现在要把失去的5年时间连滚带爬地抢回来。」


这失去的五年时间似乎是从2021年时任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在股东大会上发表「灵魂论」,以「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拒绝华为智驾解决方案为始点。


2025年4月16日,在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上,华为与上汽联合打造的「尚界」品牌正式官宣。


图片1.jpg

 

走上舞台的贾健旭站在余承东身边表示,「尚界」的首期投入达到60亿元,上汽已经为尚界品牌聚集了5000名同事,他们别无所为,就为尚界必须成功。

 

贾健旭透露,双方自去年即开始“恋爱”,为了尚界的准时投产,除夕都没有休息,上汽拿出了最成熟的工厂投入第一款车的批量生产,同时也在建设与赛力斯问界同类的超级工厂。

 

尚界的车型定位为20万元以内,是销量最大,但竞争同样最为激烈的领域,华为以前以未涉足这一价格区间,余承东曾表示:“华为当前不具备低成本能力,不具备做售价20万元以下汽车的能力。”


此次双方携手,对于打击共同的对手比亚迪,不吝于泰山压顶。


但站在上汽的立场而言,这一合作只能成不能败,因为成则一统江湖,迅速恢复在国内市场销量第一的王位,上汽转型成功,而败则失去核心阵地,再一次错失时间之窗。


对于与华为的合作,贾健旭并不认为自己是弱势一方:“我明确告诉他们(华为):我们是带着嫁妆来的。我们有体系能力,有整车经验,也有成本控制能力,能帮华为把他们的智能化能力装进20万以下的车型,这就是我们能贡献的地方。”


可以说,在鸿蒙智行当下的五个品牌之中,论造车能力、品控和供应链控制能力,上汽都是最强的。


上汽与华为的合作,不仅对于双方是一个开疆拓土,对于中国汽车工业都影响深远。


而站在贾健旭的角度,与华为的合作是在上汽集团内部放入了一条鲶鱼,激活体制,他同时面临着自主品牌的盘活,挽救与大众、通用的合资品牌日益下滑的销量,推动传统的合资模式进入中外汽车技术互相交流,以本土研发带动合资伙伴重新恢复活力的压力,另外则是上汽集团的出海。


华为对于上汽只是鲶鱼之一,不是全部。


2025年4月10日,上汽在在黄浦江畔的上汽荣威·上海儿童艺术剧场举办“懂车更懂你·2025上汽之夜”。


2.jpg


这是上汽集团在2024年进入王晓秋-贾健旭时代之后举办的第一场系统对外阐释上汽在新能源和智能时代如何造车,如何出海,如何成长的的理念。

 

但天不假年,2024年,上汽集团销量为401.3万辆,同比下降20.07%,首次被比亚迪反超,失去维持18年的国内汽车公司销量第一宝座。2024业绩预告显示,2024全年预计净利润为15亿-19亿元,同比减少87%到90%,减少了122亿-126亿元。

 

贾健旭说:「人们说,上汽老矣,尚能饭否?」


51.jpg


生于1978年接任上汽集团CEO时46岁,是当下中国最年轻的国有汽车集团CEO,他说:“面对行业竞争,光有技术还远远不够,还要找准发力点,汇聚力量,一拳打穿,打穿产品体验、打穿市场、打穿各种边界。为了应对市场的挑战,我们练就了三套‘拳法’,内外兼修,准备在这场‘肉搏战’中打出上汽的新天地。”


他将这三套“拳法”称为:内家拳、外家拳和组合拳。


所谓内家拳,就是内部治理,如何发展自主品牌、技术研发、产业布局。



上汽集团下辖诸多子公司,有上汽乘用车、上汽国际、研发总院、零束科技等诸多自主品牌和研发团队,2024年10月,贾健旭将上汽乘用车、上汽国际、研发总院、零束科技等自主品牌的核心业务整合在一起,组建大乘用车板块,成立执行管理委员会进行综合管理,贾健旭亲任总经理。


另一个OEM版块为商用车,以上汽大通为核心,构建技术共享、全球先进的商用车发展战略。


自此上汽乘用车,“一块叫大乘用车业务,一个叫商用车业务,其他的是投资业务,包括一些合资企业、零部件企业和金融公司。”


5.jpg


贾健旭重新梳理了大乘用车的品牌定位:将荣威、MG、飞凡等品牌进行梳理和整合,“单飞”三年的飞凡汽车回归,定位为荣威的高端序列,专注于中高端新能源市场(20万-40万元),形成 “荣威主基盘、飞凡树高端” 的协同发展格局;MG品牌则以运动化和年轻化的形象,覆盖特定消费群体。


在自主研发方面,电池、智驾是两大发力点。


2024年上汽的“光年电池”电芯能量密度较之前提升1.5倍,续航超1000公里,新一代固态电池将于2025年年底在全新MG4上量产应用。贾健旭透露,2027年,上汽首款全固态电池“光启电池”将落地。


在智驾方面,L3、L4双线布局。


为此上汽集团近期将旗下所有底盘研发和制造能力合而为一,在第一代VMC技术落地智己汽车的基础上,第二代全栈线控底盘预计2027年前首发落地,今年还将推出支持L3级量产自动驾驶的上汽银河全栈4.0电子架构。


享道出行则是上汽集团L4的平台,目前享道出行在全国核心城市均已形成规模化运营,基于享道平台的Robotaxi是中国首个车企背景的L4级自动驾驶运营平台,累计里程超140万公里、订单超26万单。


内家拳需要大刀阔斧,外家拳则需要开阔的胸怀。


贾健旭讲,外家拳,就是同行借鉴、跨行革命、借力打力


一方面,继续深化与合资伙伴的合作。推动与大众集团、通用集团的合作进入2.0时代。“我们的全球合作伙伴将采用中国最好的电子架构、智驾系统等技术,这是中国汽车工业从“请进来”到“走出去”的标志性时刻。”但这需要改变合资伙伴的造车逻辑,更多的以中国市场为创新源起。


上汽集团2024归母利润同比大降87%到90%‌,这背后主要是合资品牌销量下滑所致,上汽通用空闲产能一度高达80%。


2024年上汽与大众提前续约,而上汽通用正通过一口价政策重新夺回市场。


另一方面,上汽同时加强与宁德时代、Momenta、地平线、阿里、华为等头部企业的合作,“坚持不设技术围墙、不做生态孤岛、不惧跨界竞争的“朋友圈”原则”,借助各自领域的优势资源互补为自己造车选择市场上最好的供应商。


3.jpg


从贾健旭透露的信息来看,可以说是在其上任之后第一时间即确立了与华为的合作。


在智驾领域,上汽集团是Momenta、地平线的早期投资人,并与两家公司建立了深度的合作关系,Momenta的智驾方案均已在智己、飞凡上都实现了落地,未来上汽通用的车型也将搭载Momenta的技术;而荣威等车型将基于地平线征程6M方案打造高阶智驾功能。


上汽集团与大众汽车的合资品牌已有多款车型搭载卓驭(原大疆车载)的视觉方案上车。


随着尚界品牌的车型在今年发布,上汽集团同时与华为、Momentar、卓驭、地平线等中国最好的四家智驾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


上汽集团的抱负在王晓秋-贾健旭时代可见一斑。


合作对于双方而言本是双赢,但贾健旭将自己的身段放低到“学习者”的低姿态。


他说:「上汽人将以跪着学习的谦逊和站着创新的骨气,让智能技术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种低姿态在与华为的合作中尤为明显。


贾健旭说:“我跟我们的团队说,放下架子,就跟他们学习。”上汽与华为合作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学习华为的流程管理,像华为的ipd(集成产品开发)与ipms(集成产品营销与销售服务)体系,以“全流程互锁”为主要特点。


贾健旭将之称为治疗传统车企“各管各的”流程的一剂猛药。


组合拳,贾健旭将之称为Glocal战略,也就是“全球+本土”的组合战略,


上汽是我国最早开始全球化的品牌之一,上汽将全球市场划分为N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个性化、智慧化的产品方案,尊重当地的文化和法律要求,真正做到“全球化思维,本地化行动”。无论是拓展非洲市场,还是布局全球工厂,“我们都用实际行动证明,上汽不仅是中国车企,更是全球车企。”


上汽将在4月23日上海车展发布海外战略。


在销量目标上,贾健旭立下的Flag是,2025年第四季度,海外月销量达到6万辆,国内月销达到4万辆;2026年,上汽大自主的销量目标将达到170万辆,上汽自主超过合资品牌销量,实现上汽集团成立以来的历史性转变。


上汽王晓秋-贾健旭组合已半年有余,上汽集团正呈现出积极的上升势头,今年一季度整车批售94.5万辆,同比增长13.3%,并且终端累计交付超过108万辆,渠道健康度持续改善。


其中,3月份上汽整车批售38.6万辆,同比增长1.14%,环比大涨30.8%,今年以来上汽月销量同比、环比数据均保持连涨势头,产销回升向好势头进一步增强。


尤其是上汽新能源车销售表现亮眼:1—3月份上汽新能源车销售27.3万辆,同比增长近30%,其中3月份销售12.6万辆,同比和环比增速均超过40%。4月7日晚间上汽集团发布公告,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0亿元到32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2.9亿元到4.9亿元,同比增加10%到18%。


此外,在合资品牌方面,提前与大众集团续约,与通用集团的继续合资已在进行,上汽通用目前可以说是在中国市场最活跃的合资品牌,一批年轻有活力的管理成员正在激活别克、凯迪拉克。


在即将到来的上海车展,上汽集团聘请的布加迪威龙缔造者约瑟夫·卡班将露面,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内,上汽将陆续推出十多款全新车型,展示全新的设计语言。


上汽集团的车型产品也将更为丰富,不管倾向家庭出行(大型SUV)、还是全地形探险(越野车)、追求极致速度(运动型跑车),亦或是宜商宜家(皮卡)等,一切基于用户个性延展出来的个性化汽车产品,上汽都将做到应有尽有。


1.jpg

 

上汽集团手里握有一把好牌,像全球规模最大的汽车内饰系统供应商延锋、全球最大的汽车物流公司安吉物流、完成了长三角、珠三角等核心城市群的规模化运营的网约车平台享道出行等。


7.jpg


王晓秋颇为深情地说:“70年前,以上海内燃机配件制造公司揭牌成立为标志,上海汽车工业的历史由此开启。几年后,“草窝里飞出了金凤凰”——凤凰牌轿车研制成功,上海牌轿车实现批产。上汽人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实现了‘造车梦’,让老百姓有了近距离接触国产轿车的机会,也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40年前,上汽开创了合资合作的行业先河;10年前与阿里成功打造第一台互联网汽车。”


“从江南制造局的蒸汽机,到新时代的移动智能大终端,上海滩的传奇永不落幕。”


王晓秋-贾健旭的三拳已经打出,相信在今年即将有一个阶段性的答案。

x

收藏 2
打赏
电话:010-65030507
邮箱:editor@autor.com.cn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大街乙6号朝外SOHO D座5097室
北京智驾时代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4 - 2022
Auto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AutoR智驾 智能汽车网
京ICP备1402773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66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0211307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