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R智驾 2014-08-03 19:01
发改委汽车反垄断调查进入收官阶段,奔驰二调配件价格
分享
奔驰再次宣布下调配件价格,正值7月31日工商总局发布《关于停止实施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备案工作的公告》,该公告称将自2014年10月1日起,停止实施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备案工作。此次奔驰宣布再次下调配件价格,并明确称是回应发改委的反垄断调查,说明发改委的最后一只靴子即将落地,对于涉事的相关企业罚单即将开出。

 

efb2c50d990c5dbcba394c5e7b2e581c

  《AutoR智驾》报道:创下“零整比“最高纪录的北京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今天上午10点(8月3日)宣布,将从9月1日起调整部分维修配件的价格,并明确表示这是回应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对国内汽车行业的反垄断调查。

  此前7月1日,北京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曾经宣布下调售后保养维修价格。奔驰全系在华销售车型(含SMART)的保养费用均有不同程度下调,部分“套餐”费用下调幅度甚至超过50%。但有关的声明并未提及反垄断调查。

  本次下调配件价格,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售后服务执行副总裁南迪表示,“通过这次调整,部分维修配件价格平均下调15%。”

  这次部分维修配件的价格调整将涵盖梅赛德斯-奔驰全系车型,范围包括超过10000个配件。其中,挡风玻璃降价29%,转向助力泵降价24%,散热器价格下降16%。

  奔驰再次宣布下调配件价格,正值7月31日工商总局发布《关于停止实施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备案工作的公告》,该公告称将自2014年10月1日起,停止实施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备案工作。

  这份公告被外界解读为打破厂商对经销商控制,为汽车反垄断辅路。

  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罗磊曾表示,“实际上很多疑似涉嫌垄断的行为仅仅是表象,如果深度挖掘破除垄断的话,从政策上入手,修改《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中助长厂家强势垄断地位的条款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工商总局的公告正是对原《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的修正。

  发改委针对汽车业的反垄断调查发韧于去年夏天,2013年8月13日,罗磊向媒体表示,发改委正在调查进口车商是否在中国为汽车经销商设下最低零售价格,他们正在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搜集中国国内所有外国汽车售价资料。

  汽车流通协会表示他们正在搜集中国国内所有外国汽车的价格和利润率数据,同时发改委正在调查进口车商是否在中国为汽车经销商设下最低零售价格。对此,有法律界人士表示进口车商的这一行为这可能有违中国2008年颁布的反垄断法。

  不过这之后,鲜有汽车厂商公开回应汽车流通协会配合发改委的垄断调查。

  发改委的调查在今年4月找到了突破口。

  “零整比“概念之前并不为大众所知,但今年4月出炉的第一份针对中国现行热销车型的零整比报告,让一部分中国豪车车主感到了愤怒。

  这份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汽车维修协会联合推出的汽车零整比报告,披露了18款常见车型的“整车配件零整比”和“50项易损配件零整比”。让消费者惊诧莫名,突破承受心理底线的是排名第一的奔驰C级W204,调查结果显示零整比达到1273%,这意味着如果这款C级车拆散只卖配件,全部配件的价格可以购买12辆整车。

  报告同时显示,从起亚悦动、别克凯越、大众宝来等经济型车,到奥迪、宝马、奔驰等部分豪华车型,仅有三款车的零整比系数低于300%,而如本田雅阁、日产骐达、雷克萨斯ES350的零整比洗漱都超过了300%,甚至于中国本土品牌比亚迪F3的零整比系数都达到了409.02%。零整比最高的北京奔驰C级W204,为1273%,超过最低的现代悦动零整比系数271.62%达到了3.7倍;而如其他车型,如奥迪A6L为411%,宝马325Li的661%丰田卡罗拉625%,丰田雅力士720%等,都远远高于300%的暴利红线。

818cfdba043309f7ea92fc1743f0d007

  所谓汽车业零整比,是指将整车所有装车配件的零售价格综合后,和整车销售价格的比值。其作用是为了给汽车保险和维修两个行业提供一个比较科学的参考数值,同时,汽车消费者在购买汽车的时候,也可以选择零整比相对较低的车型,这样能够在日后的维修保养中节约开支。

  “零整比”在大众眼中鲜有人知,这个数据一直是汽车厂家与经销商的内部保密数据,双方都不会主动公开。

  按照全球汽车业通行的标准,一般汽车配件和整车销售价格的零整比为300%,这意味着去除各项成本后,零部件的总体利润在200%以内,超过这个临界点,汽车配件销售利润就将属于通常意义上的暴利水平。

  这份报告让发改委拥有了豪车反垄断调查的舆论优势。

  此前,在那场戛然而止的声讨中,央视以新闻调查方式认定进口豪车涉嫌暴利和价格垄断,但随后几大豪车品牌纷纷否定,而发改委和涉事其中的汽车专业协会也矢口否认参与了调查。

  而零整比调查报告的出炉,则捅开了反垄断窗户纸,交通部、发改委、商务部等多部门已经就汽车行业垄断状况做出了多项调查。

  报告发布1个半月后,商务部在今年5月底下发了《关于开展地区封锁行业垄断问卷调查的通知》,随后,交通部也在6月30日发布了《关于征求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要破除维修配件渠道垄断的规定,要鼓励汽车维修配件自由流通,鼓励原厂配件生产企业向汽车售后市场提供原厂配件和自有品牌商标或标志的独立售后配件,鼓励授权维修企业向非授权维修企业转售提供原厂配件。还要落实相关法规保障所有维修企业享有同质配件维修的权利。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借着此次通知的下发,开始征询协会及其会员企业关于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方面的意见和诉求,并且在6月底已经将征询的结果上报发改委。这是继去年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在行业内摸底垄断数据并上报给国家发改委反垄断局之后的又一次调查。

  今年7月份国家发改委约见部分进口车商,调查汽车行业存在的垄断问题。执法机关确认一些车企存在横向限制、纵向限制以及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涉嫌垄断行为,并传出相关处罚结果或将出台、反垄断调查进入落地阶段的声音。

  在此次约见之后,捷豹路虎中国,奥迪,奔驰均作出了了回应。

  捷豹路虎中国7月25日对旗下3款车型的厂商指导价格进行了大幅调整,其中最高降价幅度达到了30万元。7月26日,一汽-大众奥迪也宣布下调国产车型原装件价格,以奥迪A6L为例,该车型的“零整比”将从411%降至291%,用户在使用和维修中付出的费用将大幅减低。

  不过北京奔驰在第一次宣布下调售后保养维修价格的声明并未提及反垄断调查。

  此次奔驰宣布再次下调配件价格,并明确称是回应发改委的反垄断调查,说明发改委的最后一只靴子即将落地,对于涉事的相关企业罚单即将开出。

  据悉,通过对国内售后领域畸形高利润的现状调查,发改委已经拿到了足够的车企涉嫌价格垄断证据,后续或将有更多的车企跟进发布回应声明。

  这些后续企业包括在“零整比“报告名单上同样让人乍舌的丰田、宝马。

  有评论指出,由于汽车产业和市场的特殊性,这注定是一场复杂无比,各方利益深度纠缠的较量。

  据一位接近发改位的观察人士指出,“零整比“既是豪车品牌在中国攫取暴利的最直接指标,也是发改委和汽车厂家达成“意向和解”的平台。“如果企业配合得足够好,是可以免除罚单的,这在其他行业已有先例。”

  那迟迟没有作出声明的丰田宝马也许此时正走在与发改委博弈的路上。

  不过发改委处罚的单子可能已经在路上,那些声明降价的企业却未必洗刷地干净垄断之嫌。

  《经济观察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捷豹路虎高达20万元的整车降幅下,消费者在购买这些降价后的车型时,除了比之前少缴纳一些车辆购置税,保险金额能够有一定缩减外,并不会得到更多的优惠让利。“20万几乎就是之前这款车市场降价的额度,不需要官方宣布,市场价也能够拉低到降价之后的位置。”

  消费者许先生对记者表示,除了排量在5.0L的路虎揽胜外,路虎发现4等车在4S店的报价也能够优惠13万元以上。

  售后市场中价格最高的奔驰,此次降价则是一举两得。

  在向负责调查反垄断的相关部门示好的同时,也成为屡被诟病价格畸高的奔驰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的举措之一。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事故汽车修理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冯君就公开表示,“奔驰售后保养的实际降价幅度只有14%点多,但是我们看到它在外宣稿件当中宣称30%—50%,这个数字差距本身就说明奔驰在这方面其实是希望能够通过降价,去提升自己在消费者当中的公信力,改善政府部门对它的垄断印象。”

  对于多个部门发起的反垄断风暴,上述人士称,此轮调查的重点领域就是汽车后市场,“中国的汽车售后利润实在太高了。”来自业内的消息称,在由发改委等部位对十几家车企展开调查后总结的反垄断调研报告中,现有汽车厂商普遍存在的涉嫌违反《反垄断法》的行为包括,转售价格限制、地域和客户限制、搭售、售后原厂配件的排他供应、排他购买和过高定价,对4S店的激励机制和惩罚措施等等部分。

  7月31日工商总局发布的打破汽车厂商控制经销商有公告,被认为是对原《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的修正。

  中国的汽车反垄断之路,在今天看来也许是刚打开了一个口子。

  发改委借住“零整比“为自己赢得了舆论优势,在与整车厂商的博弈中看似扳回一局,但是背后中国《反垄断法》中关于垄断的认定与执行却一直饱受诟病。

  “反垄断的执行在汽车行业确实面临更加复杂的情况。背后牵扯到的各方利益也错综复杂,一些行业政策与《反垄断法》之间也存在矛盾。这需要部门之间的协调,更需要逐步建立起行业反垄断机制。”北京北辰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中心总经理迟亦枫评论说, 这需要在司法层面予以保障,通过对行业政策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调整和修订,使反垄断导向“统一口径”,杜绝行业政策“保护垄断”,与《反垄断法》发生冲突和矛盾的现象。另外,尽快建立完整的反垄断规则体系,才能从根本上缓解由于制度供给相对不足导致的执法难。

  资料来源:经济观察报,新华社等

x

收藏 0
打赏
相关标签:
电话:010-65030507
邮箱:editor@autor.com.cn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大街乙6号朝外SOHO D座5097室
北京智驾时代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4 - 2022
Auto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AutoR智驾 智能汽车网
京ICP备1402773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66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0211307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