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D汽车 2017-11-10 18:10
“双11”大战深入车市,汽车电商玩“黑科技”比拼生态圈
分享
“双11”大战来袭,汽车电商怎能错过。


在经历了“双11”初始阶段的狂欢后,今年汽车电商平台已不满足于用“低价+补贴”的模式吸引消费者,而是以卖车为流量入口,尝试使用“黑科技”打通各环节,探索发展汽车电商的生态圈。例如,易车网的大数据与AI实现落地应用,汽车之家发布了“车智云”。

 

有业内观点指出,虽然今年电商平台延续了低价策略,但从历史数据上看,这种纯线上模式并不能助力“双11”的汽车成交量,消费者除关注各电商平台的价格外,更看重行业制度和服务体系,是否能提供可靠的货源是关键点。


微信图片_20171110174513.jpg


还有业内观点认为,从车源信息、车主信息到交易本身都只是行业的表象竞争,大数据才是汽车电商领域的核心竞争壁垒。做好大数据储备是能否在未来消费新格局中抢占先机的关键。打通线上线下交互环节、最大化聚合和赋能汽车产业整个零售链条,将成为解决汽车电商交易痛点的机遇所在。


电商平台开始比拼生态圈


随着“双11”临近,各路电商已全面启动战前热身。


与以往相比,各电商平台已注意到汽车交易服务能否走通,并不仅仅依靠线上补贴卖车的成交数或者流量的多少,而是取决于各大平台围绕交易打造的生态到底谁更强大。在这一思路下,汽车领域两大垂直网站,易车和汽车之家都开始在“生态”二字上做文章。

 

10月25日,易车网宣布“双11购车狂欢节”正式开始预热,旗下新车、二手车及汽车金融等增值服务多个业务板块全线上阵。此次购车节,易车网首次落地大数据与AI结合的产品应用,用以打造智能化的线上购车体验。


据了解,今年7月,易车网上线了汽车行业首款智能机器人“小易”与AI识车功能“拍照识车”。“小易”整合了易车车型、评测、导购、报价、贷款、二手车、经销商等相关数据,并接入了易车网的问答和口碑数据库,全面涵盖易车全业务线功能,可有效帮助用户提高检索信息和寻求服务的效率。

 

相比之下,汽车之家最新发布的车智云,是覆盖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服务。不仅能推动车企战略、营销、研发等全价值链的升级,还能帮助车企“以用户为中心”战略的全面落地。同时,汽车之家启动“超级金融日”,推出0利率、低利率的大力度贴息购车优惠,试图打通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关系。

 

在业界看来,随着瓜子、优信等二手车电商开始高调进军新车市场,汽车电商对“黑科技”的运用也将越来越多。


微信图片_20171110174934.jpg


一些业内人士就指出,真正的电商化要完成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完整环节,在移动互联网与智能终端普及所带来的双重红利后,更需要生态以及新增长模式。由此来看,如何引入更多生态流量、谁能用好生态流量,将是新形势下电商平台决胜的关键。

 

事实上,目前,汽车电商通常以两种模式运营——自营或平台化,这两种模式都有弊端。一方面线上平台获客成本、渠道成本高企,流量和资金实力缺一不可,也让众多玩家倒在广告大战疯狂烧钱的路上;另一方面,汽车互联网交易整体需求升级,资本生态化和产业链赋能是必然要求。除此之外,大量库存车的占有也让平台承担了不小风险。


汽车金融已成布局重点


汽车电商比拼生态圈背后反映的是,在资本的持续注资下,汽车电商已开始借助汽车新零售和新金融平台,集中开启第二阶段的扩张竞争。

 

日前,大搜车与蚂蚁金服曾合作推出的弹个车,以融资租赁模式切入新车市场。随后,升级为车好多集团的瓜子二手车和优信集团几乎也在同一时间开始布局此板块。


微信图片_20171110175216.jpg


“多家二手车电商几乎同时涉足新车销售领域,说明二手车电商固有的佣金模式满足不了市场竞争的需要,二手车企业发展增值服务成为关键。”另有业内资深分析人士直言,此现象说明二手车电商在持续烧钱的同时,也在寻找新的突破口。

 

罗兰贝格此前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汽车金融市场的渗透率达到80%,而我国市场只有35%,这一数字无疑让汽车电商们看到商机。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相对于二手车这种“非标准产品”消费金融渗透率还不到5%,新车作为“标准产品”更容易实现在金融层面的突破。

 

在汽车电商巨头这一轮扩张竞争后,电商销售模式将对传统汽车行业形成怎样的冲击?“双11”之后,销售数字会告诉你。


714474974066146016.jpg

x

收藏 1
打赏
相关标签:
电话:010-65030507
邮箱:editor@autor.com.cn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大街乙6号朝外SOHO D座5097室
北京智驾时代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4 - 2022
Auto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AutoR智驾 智能汽车网
京ICP备1402773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66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0211307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