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晚间,江淮汽车发布公告,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已经于9月6日在德国沃尔夫斯堡签署了谅解备忘录。
根据谅解备忘录,双方正在就新能源汽车领域成立一家双方各占50%股权的合资公司进行商讨。
如果该合资公司最终成立,其不仅是大众在华第三家合资公司,更对行业有重要意义,意味着首家新能源汽车合资公司的诞生。
据了解,大众江淮合资公司将以新能源汽车产品为基础,在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出行方案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集研产销一体。
中国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热度的加深和排放政策的趋严,使大众为了保住在中国的市场地位,不得不加快新能源进程,不过,大众在新能源上的优势并不明显,且对于一向“稳”字当头的大众汽车而言,虽然拥有新能源技术,但并没有市场化经验,相反,这些是江淮的优势。
5个月内签协议
备忘录对于合资公司前景和可行性进行评估,合资公司的投资规模、商业模型等细节尚未确定;但公告显示,双方力争在备忘录签订后的五个月内商定并签署正式协议。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此事不仅仅是两国总理的推动,实际上,大众对此非常慎重,大众与江淮签署备忘录前,大众曾多次组织专家团队对江淮新能源的生产研发和市场等进行了多轮调研,也就是说,与江淮合资,是大众深思熟虑的结果。
两家走到一起并非偶然
早在今年2月份,大众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主动向英国媒体透露:“我们目前正与江淮汽车开展早期的接触与洽谈,加深对彼此的了解,并且一起探讨今后可能的合作方向。” 之后,关于大众即将和江淮成立合资公司的消息便铺天盖地。
实际上,海兹曼宣布这个消息前,2015年10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参观江淮汽车生产车间、考察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时表示,愿意为江淮与大众之间合作搭桥。
而海兹曼本人在宣布这个消息时,也已经与江淮汽车董事长安进之间有过三次接触。
抢占中国市场
虽然特斯拉也曾轰轰烈烈表示在中国寻找合作伙伴,但最终成为新能源领域合资第一家的或是大众汽车和江淮汽车。
江淮汽车公告显示,合资公司将以对等合作原则,双方分别以现金或其他有形或无形资产出资方式各缴纳50%的初始注册资本。
大众在中国已经有两家合资公司,按照其他合资公司的惯例,新能源汽车基本利用已有合资公司进行生产和销售。如上汽通用刚刚宣布了未来5年将推出不少于10款混合动力新品。而丰田本田等企业,也均是在其国内合资公司提出新能源产品。
“大众相对来说比较保守,之前其在能源路线上的错误,使其在新能源领域已经落后于竞争对手。”业内人士认为。
当大众全球重要的竞争对手,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风生水起的时候。去年9月大众爆出排放丑闻,直到今年6月下旬,才得以和解。
这对大众一直以来推崇的柴油车路线,无疑是个不小的打击,也迫使大众不得不将重心再度调整到新能源汽车。
“大众排放门”之后,在密歇根汽车管理研讨会上,大众汽车高管讨论了大众汽车“战略2025”计划,到2025年,大众将发布30多个纯电动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但作为新能源市场的“后来者”,大众新能源平台的研发需要时间,但排放法规的严格迫在眼前。
特别在新能源汽车增长迅猛的中国市场,到2020年,随着第四阶段燃油消耗限值的实施,乘用车平均油耗将降到5升/百公里,2025年要降到4升/百公里,2030年降到3升/百公里。对于大众而言,不仅要投入精力研发产品,还要了解国内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需求,对于大众而言,江淮不仅能成为其开拓中国新能源市场的试验田,成功以后,将经验应用到另外两个合资公司,还有可能将三家合资公司打造成差异化竞争的产品,共同抢占国内新能源市场。
此外,江淮对于大众而言也是个很好的合作伙伴。
江淮是最早进入新能源领域的自主品牌企业, 2016年1-8月公司累计生产纯电动乘用车12573辆,累计销售12042辆,同比分别增长180.33%和156.92%。而其新能源产品iev6s,已经是江淮的第六代新能源产品,技术日渐成熟,并且也打造了完善的新能源供应链体系,而这些都是“初来乍到”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大众所需要的。
尚存政策障碍
江淮在乘用车上尚无资本合作方,这也意味着,江淮可以全心全意与大众携手。
而对于江淮而言,与大众合作,能直接带来品牌的提升。
作为自主品牌,由于品牌溢价能力不高,如何提升品牌和利润,是其发展所面临的瓶颈。通过与具有百年历史的大众合资,一方面能提升江淮的研发技术和管理能力,另一方面也能提升其品牌价值,最终提升利润。
实际上,没有合资公司的江淮,近年来一直在寻找品牌的突破口,之前,江淮曾与蔚来汽车签订协议,为蔚来汽车代工以显示其制造工艺水平。
不过,江淮和大众即便“两情相悦”,目前仍受政策之困。我国汽车产业政策规定,一家外资企业在国内最多只能有两家合资公司。目前大众在国内已经拥有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也就意味着,大众的合资名额已满,如果与江淮合资,诞生第三家合资公司,当前政策不允许。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正是因为合作过程面临政策障碍,实际上,从江淮和大众在广州车展的第一次接触开始,工信部就已经参与其中。
“当时政策的制定,更多是保护中国汽车产业,而从真正的市场经济角度来看,这些政策必然要放开。”上述知情人士透露,未来,企业不是以保护而生存,而是完全凭借能力去生存,比如新的油耗法规实施,秉持的原则就是优胜劣汰。
也有业内人士推测,大众和江淮之间的合作,也有可能采取比亚迪和戴姆勒的合资公司模式。
在比亚迪与戴姆勒的合作中,双方成立的是技术公司。
戴姆勒将提供整车设计和安全技术,比亚迪则贡献的是电池、电机与电控等技术,双方合资成立——深圳比亚迪新技术有限公司,公司生产全新的合资品牌 “DENZA腾势”,这也是一个相对讨巧的做法,不过,信誓旦旦成为新能源汽车首家合资公司的江淮和大众,可能会“偏向虎山行”,走第三家合资整车公司之路。
而一旦大众第三家合资公司获批,大众和江淮模式或被业内拷贝,进而推动政策的调整。
x
-
乐视造车:一场事先张扬的蒙眼狂奔 2016-08-15 20:47
-
前途汽车:造车路上低调前行 2016-03-09 12:20
-
特别策划:新造车运动的起因与背后的民营资本 2016-03-09 10:40
-
微博CEO首曝享界S9乘坐体验:舒适性、售价超越传统豪华轿车,纯血鸿蒙将上车 2024-06-22 21:50
-
华为发布盘古大模型5.0 2024-06-24 11:17
-
广汽埃安宣布,泰国即将新增6座快充站 2024-06-24 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