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范儿(广州) 2016-08-05 19:38
为啥说“空中巴士”是忽悠众多媒体的中国式骗局
分享
如何拐弯这个绝对是“空中巴士”的大问题,目前国内高铁的转弯半径在 3000 米以上,上海地铁最小转弯半径 150 米,有轨电车的旋转半径最小,但也有 60 米。而尺寸更大的“空中巴士”无疑在数字上会更大。这对于城市这样的应用场景来说是不实际的。

V)7N8HQ74WMBD%@V`GMSE%H_副本

  如果我告诉你,有一个被全国各大媒体众星捧月的科技发明实际上是个“大骗局”,你会相信我么?

  没错,就是昨天那个凭借一次“路试”刷遍全国各类大小媒体头条的“立体快巴/空中巴士/巴铁”。当然,你怎么叫它并没有太大关系,这也许已经不是你第一次看到听到或者了解这个名词。

  本以为在越来越多人发出质疑之后,“立体快巴/空中巴士”和其背后的巴铁公司能够稍微“消停”些,但他们却选择了“逆流而上”。没办法,那只好再“浪费”一篇文章揭开这个项目的“真面目”了。

  8 月 1 日下午,巴铁在其原定地点——秦皇岛市北戴河站前的富民路进行了规划中的“路试”,而测试目的被定为了“测试刹车距离、耗电、检验车和路、人和车的关系”。

  虽然叫做“路试”,实际并没有太多测试内容:从棚库中开出,以人行进的速度前进 20 米,然后停靠了在专门建设的站台旁边。很快,一条条新闻如划过长空的烟花一般出现在各大网站的头版头条上。但事情很快又在半天内再次反转,国内各大媒体开始“补发”这个项目的质疑文章。骗钱可恶,但这个项目究竟“靠谱”不?真的能够改变交通方式吗?大家虽然有质疑,但是无法得出更多的证据,最终的描述也以“仍需要继续实验”为结论。

  今天,就用最科学的“姿势”带你了解这个项目中的“问题”。两点主要质疑:轮子、轨道 & 骨架

2C70369CEB9FA75F836D4D03BF96FA7E_副本

  这次实验车所采用的“轮子,轨道”

  在巴铁之前的所有宣传中,其采用的都是一套钢轨钢轨系统,这种方式的工作原理与火车、地铁并无二样,也是目前大部分高效交通系统的选择。

  但是在本次试验中,大家所见到的实际行进机构却是这个——实心胶轮。(你可以把它当成一个超大号的菜市场购物篮轮子,中间再加上电机驱动)

9E4782BAAF9DD563B4233E069D5EB2FE

  你没看错,右下角中间的水泥路面就是轨道。

  而实际的轨道更是简单,一个重新铺设的水泥地表面,旁边是两条小槽,对车轮无任何限制作用!

  而在采用了这套系统之后,随即而来的问题也非常明显:

  “空中客车”发生“脱轨”的可能性无处不在:因为根本就不限制胶轮的方向,一个石子大小的障碍物就能让 100 多吨的空中快巴不按线路行驶,瞬间变身国内尺寸、吨位最大马路杀手。

  “空中客车”的重量只能通过 16 个实心胶轮的接触来传递,轮子能不能承受不考虑,普通的路面一定不能承受这个压力。

  稳定性问题严重:行驶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类似过山车高速时的剧烈震动,同时避震采用单液压缸,无法快速响应抵消车辆行进过程的左右摆动,存在安全隐患。

  也许,你还想用“这是实验车,我们之后换钢轨钢轮系统”来解释,没问题,这个情况我们在下文继续来分析。

  实验车本身的结构问题

  在相应报道《“立体快巴”试验车下线,更靠谱 or 继续忽悠请二选一》中,已经对这辆实验车的建造过程进行了一定的曝光。多谢巴铁的官网帮助,我们这次又多了几张很关键的照片:

CE3F1CED9A1A94F835B300AFB16E3EC5

  看上去是不是特别像一个工厂大棚?

  整体框架全部由焊接打造,就连“门字型”的关键结构也是如此,甚至很明显看出两边的“脚”跟实际“客舱”之间本身并非一体。

C6C5BA67249FF7B50A083EC5DA107623

  要知道,我们现在所乘坐火车的基础都是用一整块后金属板打造。相比之下“空中巴士”采用的却是一个包含成百上千焊接点的金属框架,在颠簸、转弯、震动带来的金属疲劳作用下,“散架”指日可待。

  更有意思的是,有消息指出,负责建造这款实验车的今创集团,今年刚刚被取消乘用车生产资格。

  单从这两个疑问来说,这次公开、吸睛的“路试”已经失去了其意义所在。

  核心问题:它究竟怎么转弯(附严谨计算)?

030ADB6852DB6A39B6F0BC0088EED12E

  如何转弯,一直都是人们对“空中巴士”的主要疑问,但由于“空中巴士”从未正式装上自己的“脚”,让整个计算无法开展,直到今天。

  这次实验车装上了四个独立的转向架系统,而且实际采用的是胶轮系统,而非普通轨道交通工具常见的钢轨钢轮组合。前者的问题我们在上文已略作分析,那么为什么巴铁最终没有选择钢轨钢轮组合呢?

  原因很简单:真的转不过来。

  通过分析本次实验车的照片和数据,我们可以推测出以下数据,车长 12 米;宽 7 米,实际前后“轴距”(两个转向架旋转轴之间的距离)大约为 9 米。

  因为四个转向架是单独旋转,这也让内外对轨道的角度不同,但转向架的旋转轴不变,同时还会满足一定的几何关系。

DB275E6B809E6A3CD992C71038B65E3A

  那么怎么衡量算“转的过来”呢?这就牵扯到轨道交通的根本——尽量避免脱轨。

85F3188057CAB13AD5AD42E3A517FABE

  注:灰色为轨道,间距为 a;黑色为车厢,四个边角代表轮子;当轨道曲率/转弯半径过小的时候就会出现红圈内的间隙,最终导致脱轨。

  钢轨系统中两边轨道的间距一直都是不变的,但由于转向架机构、车厢长度的影响,车轮所接触的轨道间距会有所增大,而一旦这个实际间距比正常间距大了太多,车辆就会脱轨。在询问轨道交通的相关专家之后,我们得知这个差值对于火车来说最多能够到 15 毫米。

  至于脱轨的危害有多大,你可以直接搜索一下印度那一堆火车事故案例。

  在将上述几何关系代入到坐标系,最终得到一个方程之后,我们利用在线的计算工具就能得到“空中巴士”理论上的最小转弯半径——65 米(短半径)、也就是说“空中巴士”外侧会划出一个半径 72 米的圆。

  看起来还好啊,不算多,才两位数而已嘛。但你实际需要的是一些对比值:

  72 米,按国家标准“一条车道 3.5 米”计算,“空中巴士”如果想要做一个 90 度转弯,你需要一条“双向 21/22 车道”宽的十字路口。 

30AD51704A384094369256FCCE781C5A

  就算是以宽敞出名的北京长安街,实际路况也不过“双向 12 车道”。既然连长安街都不行,那么全国各大城市又有几条道路能够满足这样的转弯需求呢?

  如果这个空中巴士只能沿直线走,那么跟部分城市相对独立的 BRT 系统相比又有什么优势呢?

  当然,你也可以不占用那么多马路,转向马路旁边的空间,这个数字将会达到惊人的 900 平方米,光“钉子户”就够“空中巴士”喝一壶了。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72 米这个数值还是理论上的“极限”,在工程上通常惯用的做法还会将这个数字放大,从而实现更高的安全性。

  最终我们不难结合上下文得出一个结论:

  “空中巴士”用不了钢轨钢轮,因为在城市转不了弯;

  但同样的“空中巴士”用不了胶轮系统,因为太危险。

  至此,我们可以说,“空中巴士”的脚已经“瘸了”。

  专家学者:就是天方夜谭

  为了更加科学全面的分析此次“路试”,还专门采访了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的练松良教授,一位拥有超过 20 年轨道工程教学经验的学者,他表示:

  如何拐弯这个绝对是“空中巴士”的大问题,目前国内高铁的转弯半径在 3000 米以上,上海地铁最小转弯半径 150 米,有轨电车的旋转半径最小,但也有 60 米。

  而尺寸更大的“空中巴士”无疑在数字上会更大。这对于城市这样的应用场景来说是不实际的。

  同时这样一个 100 多吨庞然大物对于道路的要求,道路的净空(行驶扫过的空间无杂物)要求全部都要满足,这不仅仅是改造道路那么简单,而是专门为其“打造”一条道路,然后再反过来让它兼容普通交通,这就有点“本末倒置”了。

  另外一位从业近 15 年的交通工程师顾啸涛先生则表示:

  而且巴铁运行的道路条件是假设和理想中的,实际上很难达到,比如运行路径上不能出现中巴车和其他大型车辆,为保障运行安全,必须在所有入口处设置限高杆等设备,为了给大型车辆通行,还必须再额外增加 1~2 条车道,关键复杂的是在交叉口,大型车辆要右转或左转时,必然会入侵巴铁车道,这个怎么处理呢?所以,巴铁与现有道路系统是很难融入的。

  肯定没有巴铁自己认为的那么容易,代价那么小,且不说实际运营可能性很小,就算成功,与其他公共交通方式比起来,性价比恐怕也是不高的,当然这需要更多的数据支撑来计算。

  巴铁的下方限高只有2米1,这个高度是不符合隧道设计标准的,况且这还是一个移动的隧道。下方驾驶员的心理是承受不了的。根本达不到他们想象的效果。

  浮出水面的“背后黑幕”

C80AFB268460B0BF1005F1CEDFAD4D54

  在早前的报道中,提及了巴铁项目与华赢集团所属的华赢凯来基金密不可分的关系。

  早在今年 5 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从一位华赢下属公司业务员处获得一份《巴铁项目投资推介报告》,这份报告中显示北京天尔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正在销售该款“北京巴铁项目基金”,基金规模 5000 万元到 1 亿元,认购金额为 100 万元起,预期年化收益 12%。

  报告中还提及了巴铁项目的三大亮点:

  符合国家战略,每辆车可获得政府补贴资金余额 2400 万元;

  拥有科学快速的盈利回本模式,不仅可以售出站台,还以出租电动出租车;

  拥有丰富的产业链集群链条,包括车辆生产、基础配套建设、客运运营、金融投资等各种配套公司。

  总结起来,就是稳赚不赔啊。

  在今年 5 月召开的“2016 中国金融论坛上”,巴铁董事长白志明出席并且演讲,以下为部分摘录内容:

  巴铁在 2010 年的时候就上了美国纽约时代周刊,全球 50 大发明,我们是之一。中国建国以来,一共有几百万件专利,唯有这一件专利荣登时代周刊,因为地铁到现在一共是一百三十二年,也是美国人讲话,如果一百三十二年前,有这个巴铁的出现,将不会有地铁的诞生。

  我们在全球保守估计,未来二十年需要五十万台,两百万节。中国现在所有跑的高铁,北京到上海,北京到广州,一共是一万两千八百节,巴铁未来的市场是中国高铁的一百五十六倍,二十年一百五十六倍除以二十,就是一年七点五倍,就是说我巴铁,要再造几个中国铁路总公司。

  发改委的数字每投资一亿元的轨道交通,可以增加两点六亿的GDP,可以解决八千人就业,按这个数字算下来,我们光在中国投资三点五万亿,可以增加九点多万亿的GDP,这个数字不是吹的。

  看来,中国的未来似乎真的要靠巴铁了。中国创新,不是绑架关注度的借口,更不能成为骗钱的幌子

  早在今年 5 月 30 日,首次以《前两天刷你屏的“立体巴士”,很可能是个大骗局》为题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在一片主流媒体和电视台的追捧当中十分“异类”。为什么一个 P2P 金融公司玩概念圈钱项目却能够一直存活到现在?甚至还能跑到各地“政府”被接见开会,这也许才是我们需要深思的。

  借用知乎用户 Percy Chen 的一段评论:

  不得不感叹一句:中国人民对于“创新”实在太宽容,太善良了!而这种宽容与善良,却被结结实实的恶所利用了。

  对于能否用一篇文章,让尽可能多的人知道这个中国好骗局的真相,我也已不抱希望,但是在这里继续借上述知乎用户的评论提醒诸位媒体同行:万一有朝一日投资者被坑的一塌糊涂甚至这个公司卷款跑路,你们都是帮凶。

  “空中巴士”,让中国式骗局走进千家万户。但愿这是最后一次。

x

收藏 0
打赏
相关标签:
电话:010-65030507
邮箱:editor@autor.com.cn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大街乙6号朝外SOHO D座5097室
北京智驾时代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4 - 2022
Auto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AutoR智驾 智能汽车网
京ICP备1402773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66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0211307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