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8~30日,以“夯实电动化 推进智能化 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在北京隆重召开。在3月28日举行的国际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苏波指出,油电转换进入重大转折期,推动燃油车资源充分利用迫在眉睫。
苏波认为,经过10余年快速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已进入需求牵引的全面市场化发展新阶段,形成技术先进、产业链完整、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和新质生产力,成为我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未来2~3年,我国汽车将进入新能源汽车主导市场发展的新阶段,油电转换面临重大转折。”苏波指出,目前燃油车至少有3000多万辆产能,新能源汽车已建成2000多万辆产能,油电转换仅消化了200~300万辆燃油车产能,新能源汽车产能多为新建。产销量、盈利率的大幅下滑,叠加产能大量放空,使得燃油车面临生死存亡的重大危机,部分企业已停业倒闭,汽车产业生态重构迫在眉睫。
苏波以数据举例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需求导向。新能源汽车销量从规划发布当年(2012年)的1.28万辆,跃升到2024年的1286.6万辆,增长了1000倍,连续多年产销量占全球总量的60%以上,2024年占全球70%。再经过2018年开始,在一百二三十万辆徘徊三年后,至2021年,四年增长了近十倍。这期间,购车补贴全部取消,顺利实现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动力,主要来源于需求牵引的全面市场化发展。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从2020年的5.4%提升到去年的40.9%,增长了近七倍。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改变了中国自主品牌占比长期的40%左右徘徊,提升了去年的69.2%,成长出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全球行业的领军企业。
对此,苏波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应尽快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引领和指导,在大力推进燃油车企加快电动化转型同时,支持新能源汽车新增产能,主要通过对燃油车企的兼并重组,股份制改造、资产收购等方式来实现,不再大规模征地新建,减少继续并行发展造成更大资源浪费。
此外,在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布局上,苏波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加强战略谋划和政策引领,协调推动积极有序的国际化布局发展。建议政府部门和汽车行业组织要深入调研我国新能源汽车走出去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制定支持企业国际化布局发展的战略指引和政策举措,继续加大在政策、金融、物流、合作平台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形成产品出口和海外本地化生产内外循环协调发展的产业布局。
二是进一步对外开放,不断深化与外资企业的合作。在国内市场开放方面,汽车企业要在不断深化与外资企业的合作中实现共赢。在海外市场拓展方面,要坚持出口贸易与海外本地化发展并重,搭建海外品牌营销和售后服务体系,深度融入海外市场,规避潜在政策与市场风险。
三是不断深化与全球各国的合作交流与深度协同,构建合作共赢的汽车产业发展生态。建立和完善与国外政府间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对话机制,加强在政策、法规、投资标准等领域的交流与协调。

x
-
芯擎科技汪凯:7nm车规芯片破局智驾平权,芯擎瞄准全球前三 2025-03-27 23:20
-
极氪加入L3落地争夺战 2025-03-20 13:17
-
充电5分钟续航400公里,比亚迪发布超级e平台:只有小米SU7 Ultra能追上我们 2025-03-18 20:58
-
我国燃油车产能大量放空,建议政府推动燃油车企兼并重组,不再大规模征地,停止新建工厂。 2025-03-28 17:40
-
21.59万起,阿维塔06开启预售将于4月正式上市 2025-03-28 12:10
-
2025中国汽研汽车指数国际交流会暨Euro NCAP技术研讨会(中国站)召开 2025-03-28 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