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商用车电动化浪潮的到来下,超快充技术正成为破解用户补能焦虑、重塑行业经济模型的关键钥匙。2025年3月28日,巨湾技研总裁裴锋在钓鱼台国宾馆的媒体采访中,以清晰的逻辑与前瞻的视角,勾勒出超快充技术如何从“实验室突破”走向“规模化平权”,并深度解析其对商用车、低空经济乃至全产业生态的颠覆性影响。
“超快充不是选择题,而是用户刚需的必答题。”裴锋表示,他指出,商用车作为生产工具,对时间敏感度极高,而巨湾技研全球首发的重卡超快充电池,仅需15分钟即可实现0%至80%的充电效率,将矿山、干线物流等场景的运营效率提升30%以上。这一技术突破不仅推动“超充之都”计划快速落地——广州已建成超300座超充场站,更与华为等巨头共建生态,加速超充网络覆盖高速、服务区等关键节点。
据了解,巨湾技研的超快充电池在将充电速度提升至行业标杆7.5分钟的同时,能量密度仅比普通电池下降4%,并通过“凤凰电池”温度管理系统,在-20℃极寒环境下实现3分钟快速升温,确保充电效率与续航稳定性。
而在低空经济领域,巨湾与亿航合作的eVTOL飞行器,将充电时间压缩至5-10分钟,让单日飞行频次翻倍,为新兴业态注入动能。
以下为采访部分实录:
问:商用车在电池技术这两年发展比较快,现在包括重卡800度电,长续航的需求也在慢慢呈现,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超快充电池技术上怎么形成我们自己的优势?第二个,之前也提出了“超充之都”计划,目前的进展是什么情况?在商用车领域能带来哪些赋能?
裴锋:首先我讲一下在商用车领域的进展。
现在商用车电动化率的进展非常之快,去年,商用车电动化渗透率已经超过10%,预计今年可能会达到20%,发展非常之快。
重卡是一个工具,它是一个作业工具,它对时间是比较敏感的,要最大化地不停止地去使用它进行作业,当对时间比较敏感的时候,对快速补能就是有刚需的,快速补能无非是两种方式,要不是快换,要不是超快充,快换大概从三年前,还有60%、70%的快换占比,在商用车领域以前是主推快换,但是这几年随着超快充技术的成熟,快换比例在逐年降低,充电比例反而在提升。
我们巨湾技研在2023年年底就发布了全球首款用于重卡超快充电池,它的0%~80%的充电只要15分钟,所以它非常满足对时间敏感的应用场合,比如像矿山的作业、倒短,甚至慢慢发展成比如200公里-300公里左右的干线物流也开始在使用超快充的技术来进行快速补能,这样节省时间,每天可以多跑一百多公里,极大地节省了成本,提升了它的运营价值,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刚才问到“超充之都”进展问题,我们是在2022年提出广州“超充之都”的建设,当时的计划是到2025年要建成1000座超充场站,今年已经到了300多座,就是现在已经到了300多座,在去年行业里面有一个里程碑的事件,就是华为在去年全力推动超充生态的建设,他去年一年在200个城市建了5万只超充场站,也就是说超快充生态的发展速度也非常之快,同时我们也推动了超充海南,包括华为去年在深圳推动“世界超充之城”,还去联合国申报了IP,去年一年在深圳建1000座,现在在深圳,在湾区的超充设施是没有完备的,我们在湾区基本每条高速、每个服务区都有超充的场站,480千瓦、600千瓦和720千瓦。
随着现在超充车的推出越来越多,相信超充场站建设速度也会越来越快,因为有非常好的快充站的基础,所以超充场站的建设也会非常之快,。
问:现在快充技术普及得非常快,有点超乎我们的想象,从去年还是3C快充,今年开始普及5C,比亚迪推出10C超级快充,我们怎么看待这个市场的发展趋势?您觉得这个过程当中有哪些挑战?谢谢。
裴锋:第一点,超充确实是广大用户的刚需,我们统计过,用户在购买电动汽车时候,他最顾虑的点就是补能的焦虑,说白了就是充电的便捷性问题,这个需求是一直存在的。
在2018年国际上也推出了XFC的定义,什么叫极快充、超快充?就是0%~80%充电要在10分钟之内,第一步是做到15分钟以内,15分钟换算成动力就是平均是3C,10分钟之内平均就是6C,我们国家也有《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的指引》,到2025年先做到15分钟,最后也是要做到10分钟以内,超快充本来体现的就是用户的需求。巨湾技研是在2022年推出了0%~80%10分钟以内的技术,并且实现了量产,做到了7.5分钟0%~80%。
我们讲6C是讲平均功率,现在很多主机厂也陆续在推出超快充车型,就是刚才提到的,像小鹏、传褀,传褀是用的巨湾技研的电池,还有尊界,尊界推出峰值的5C,还有比亚迪,上周一的事情,峰值是10C,从5%充到61%平均是6.7C,跟巨湾在2022年推出的量产电池速度是相当的,但我们的范围会更宽,我们是7.5分钟做到0%~80%,这样的技术代表着用户的需求,一定会发展非常快速,最终是用户决定这个技术的走向,我相信随着华为进入到这个生态,像小鹏、尊界、传褀,比亚迪也陆续进入到这个领域,超快充的车型将会发展越来越快,会迅速地让大家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
问:一个是电池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怎么把握?怎么平衡?还有一个问题,我注意到现在是低空经济很流行,咱们好像也在布局一些措施或者一些方向,在电动飞行器上,能不能介绍一下现在的进展?
裴锋:讲得很对,我们做超快充电池就是要提升它的充电速度,比如你要做到0%~80% 7.5分钟,你是要牺牲一点它的能量密度的,它是一种必须做好均衡的方式,我们做超快充电池,巨湾的特点是满足了7.5分钟充电时间,同时我的能量密度只降低了一点点,比如说普通的三元是做到260,我的超快充还能做到250瓦时/公斤,必须既要满足超快充的速度,同时还要满足续航里程,都是需要兼顾的。
做到超快充也要兼顾它的安全性,安全性非常之重要,这是用户的一个基本需求,当然,我们国家有一个热失控的标准,在全球是最苛刻的,就是当一个电芯人为地把它进行加热,甚至燃烧,它在5分钟之内整个电池包要确保是安全的,给乘员逃生时间,我们巨湾是按照24小时的标准,即使最严苛的情况,24小时之内也不会出现整包的燃烧起火,这都是必须要确保的,用户最基本就是安全方面的需求。
第二个问题,讲到eVTOL航空器,就是无人驾驶载人飞行器,我们是在去年5月份,巨湾与亿航宣布了合作,在亿航的飞行器上会搭载我们巨湾的超快充电池,我们也成为超快充电池跟他们唯一的合作伙伴,其实他的逻辑很简单,凡是移动的东西现在都在电动化,凡是电动化的东西都有超快充的需求,像现在低空飞行器eVTOL主要是在景区进行使用,就是观光,每次飞行15分钟,以往要充一个多小时,这样一天只能飞六七次,所以它对时间是非常敏感的。
用上我们超快充电池之后,它飞上15分钟,充电也只需要5~10分钟就OK,所以一天可以飞到二十多次,效率马上会提升好几倍,这给他整个使用效率和盈利模型都是非常友好的。
除了飞行器之外,像船舶、电动摩托车,刚才说的重卡,还有工程机械都有超快充的需求,我们都逐渐在开展相关领域的工作。
问:关注到去年换电重卡的占比已经在下降,这是否意味着对于超充技术来说是一个契机?未来重卡可能会更往超充或者快充技术发展?第二个问题,请教您在商用车应用场景来看,是不是超充技术在重卡领域是最有价值的场景?现在重卡新能源渗透率还偏低,相对轻型商用车来说,您认为超充技术的突破,或者是在重卡应用领域会不会带动新能源重卡渗透率的提升,您认为这个时间大概多久?
裴锋:超快充的发展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发展是互相支撑的,会互相拉动,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的发展带动了越来越多人去使用电动汽车,当越来越多人使用电动汽车的时候,就会发现充电是一个非常不便捷的事情,就是里程焦虑,所以它拉动了超快充的需求。
反过来,超快充的发展又会带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进一步提升,我们通过一个非常著名的咨询公司做过一个咨询,就是超快充的渗透率预计到2030年会达到68%,超快充是有定义的,我刚才提到10分钟以内80%,至少是15分钟。当然,今天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超过50%了,到2030年可能会到比如80%,甚至更高。
在重卡方面,我理解重卡的渗透率是滞后乘用车大概三年左右,它就是以滞后乘用车三年的规律去慢慢提升,也已经跨入到快速增长的阶段,超快充在商用车领域的应用跟乘用车领域还不太一样,商用车领域是ToB的市场,就是算经济账,怎么样更省钱,后来我们发现一个规律,算来算去这个账,当你的充电时间可以实现比如说半个小时以内,比如说你的倍率能实现2.5C以上,那么这个超快充就是更省钱的,它实际上就是快换站和超充站,超快充电池和普通的快换电池,超换站还要做备站,换完还要充,就是对整个全生命周期的经济模型的对比,基于这个模型,现在做充电的比例越来越高,可想而知,一旦你的账是OK的,它会突破和发展得更快。
而在乘用车领域,它更多是C端的领域,它更加是用户的感受,用户以前充1个小时,到现在10分钟搞定,更重要的是一种消费的趋势和用户的感受问题,当然,时间也是金钱,但是C端用户对时间的感受可能还有很多其他的价值,比如体现的是一种技术的进步,超快充天然就是和更高的科技、更高端的产品、更高端的体验相结合的,它是一种个人的感受,所以它的发展在接下来也会非常之快,超快充的发展速度跟新能源汽车在用户里面渗透率发展的曲线又是一样的,一旦超过5%的拐点,三到五年就会过半,接下来发展会非常之快。
我们可以看到,刚才提到的华为、比亚迪,像小鹏汽车也推出了超快充的车型,传褀埃安都是推出超快充车型,传褀埃安也是用我们的动力电池,随着主机厂和基础设施越来越普及,超快充会迅速渗透到每一个用户端,今年也会迎来它的爆发期,它的标志就是比亚迪的技术和产品的发布,就会开始进入到超快充技术平权,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到,它不是高端车型特有的,可能是普通中端车型,或者低端车型也会是标配。

x
-
芯擎科技汪凯:7nm车规芯片破局智驾平权,芯擎瞄准全球前三 2025-03-27 23:20
-
极氪加入L3落地争夺战 2025-03-20 13:17
-
充电5分钟续航400公里,比亚迪发布超级e平台:只有小米SU7 Ultra能追上我们 2025-03-18 20:58
-
我国燃油车产能大量放空,建议政府推动燃油车企兼并重组,不再大规模征地,停止新建工厂。 2025-03-28 17:40
-
21.59万起,阿维塔06开启预售将于4月正式上市 2025-03-28 12:10
-
2025中国汽研汽车指数国际交流会暨Euro NCAP技术研讨会(中国站)召开 2025-03-28 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