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软件定义汽车的角度来讲,中国车企能够推出以电动汽车为优先的平台,并且以当下现代的软件为基础进行设计,同时从三个方面来思考汽车的能力:一是电力驱动系统,二是智能座舱,三是驾驶辅助,这无疑使整个汽车架构的设计变得更加直观。”在2025上海车展的媒体沟通会上,高通技术公司汽车事业部总经理Nakul Duggal一语道破中国智能汽车转型过程中的独特性,而这种需求正驱动着高通Snapdragon Ride平台的进化逻辑——通过“全栈可扩展”架构,实现对不同价格带车型的精准覆盖,匹配灵活的驾驶辅助功能。
本届车展期间,Snapdragon Ride平台获得了许多中国汽车供应链产业的青睐,这一全面的解决方案能够为不同层级的汽车产品提供精准赋能。以骁龙8620芯片为例,这款面向高速及基础城市NOA的入门级芯片,采用被动散热设计,支持7摄像头+5雷达的传感器配置,有效算力超过100 TOPS。据悉,一些软件栈厂商认为骁龙8620的等效稀疏算力甚至可以达到150 TOPS以上。而更高阶的骁龙8775则瞄准更全面的驾驶场景,支持以单颗SoC同时支持高速公路NOA、城区NOA以及信息娱乐功能,可同时处理感知、规划与控制任务。
这种分层策略的背后,是高通对市场节奏的精准把控,当一项技术从创新走向普及时,成本优化就成为关键,而高通致力于为各个价格段的产品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我们正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多款不同平台,以满足各个市场层级的需求,”Nakul Duggal以激光雷达为例解释道,“我们所有的芯片产品都可以支持激光雷达。但是我们的芯片设计通常会关注所需要支持功能的成本定位,因此我们的硬件设计旨在支持尽可能多的传感器类型,以确保我们能针对特定的价格段和所需特性为客户提供最充分的功能支持。”目前,搭载Snapdragon Ride平台的车型中,已覆盖从6万至34万价位段的不同层级市场。
01.技术纵深:从“堆料竞赛”到“系统级创新”
真正的创新不在于参数堆砌,而在于系统级的能效优化。在车展现场,一款搭载骁龙8620的15万元级轿车演示了令人惊叹的场景:当系统检测到前方施工路段时,车辆自动生成三条避让路径,并基于高精地图数据选择最优解。这种能力的实现,源于高通在异构计算架构上的突破——CPU与GPU形成算力协同,高能效的定制NPU具有大内存的紧耦合存储器和带宽压缩功能,尤其擅长处理大型卷积神经网络和多层Transformer网络。骁龙8620还支持被动散热设计,从而实现高效热管理,这些全面创新使得该芯片能够在更广泛的物理温度范围内维持高算力的稳定运行,满足不同地域的多样驾驶环境挑战。
值得关注的是高通对“舱驾融合”的前瞻布局。2023年,高通率先推出了Snapdragon Ride Flex平台(骁龙8775),以单颗芯片同时支持数字座舱和高速NOA等驾驶辅助功能。“我们在上海看到了六七个不同的路测项目,这些车搭载了骁龙8775,支持以单颗SoC同时支持高速公路NOA、城区NOA以及信息娱乐功能。这表明一旦技术成熟,就可以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实现轻量化和集成化。”Nakul Duggal透露。
而2024年10月的骁龙峰会上,高通推出全新骁龙座舱平台至尊版和Snapdragon Ride平台至尊版,同样能够通过独特的灵活架构,在同一SoC上无缝运行数字座舱和驾驶辅助功能。“我们打造舱驾融合架构的原因之一,是评估某些系统的成熟度,当这些系统足够成熟时,我们的思路是进行整合,从而降低整体系统成本。”Nakul Duggal表示,这不仅仅是物理集成,省去两个系统的物理模块、两套接口、两套散热解决方案和两套内存子系统,更是功能安全的体系重构,确保娱乐系统在顺畅运行时不影响ADAS核心功能。他特别强调,Snapdragon Ride驾驶辅助解决方案已通过ASIL-D级认证。
02.生态协作:构建本土化创新“加速器”
面对中国车企的个性化需求,高通的响应策略极具“中式智慧”——既保持技术平台的通用性,又通过生态合作实现定制化突破。这种深度协同在硬件层面更为明显。就在车展前,高通与元戎启行宣布基于骁龙8650平台打造ADAS解决方案,针对中国复杂的城市场景,通过端到端BEV模型与Transformer架构的动态融合,使ADAS系统能够更自然地理解交通环境和驾驶逻辑,例如人车博弈、临停车辆绕行、不规则路口通行、窄路行驶等长尾场景。
Nakul还提到,高通在中国有很多合作伙伴,建立起了一个非常庞大的生态体系,这之中包括中科创达、诚迈科技、Momenta、卓驭科技、元戎启行等一级供应商,也有非常多的车企合作伙伴,这些合作关系是高通在过去多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里逐步建立起来的。
“在中国汽车生态,技术进展的速度、新功能的引入速度、新理念与创新的涌现速度都非常快。身处这样快速的变化之中,也让高通得以不断突破,推进创新,为中国的汽车生态提供新的动能。”Nakul Duggal指出,高通在上海有一支庞大的汽车团队,当中国市场需要更快捷的响应和加速的技术创新时,高通可以在本地组建专门团队,并建立“敏捷开发机制”,配合中国本土客户的节奏,满足本地化的开发需求。
03.安全设计:嵌入基因的前瞻性布局
安全不是附加题,而是必答题。当谈及工信部对驾驶辅助技术宣传的规范时,Nakul Duggal展现出高通作为头部技术厂商的清醒认知:“尽管技术在不断成熟,但在落地过程中,各方遵循的标准却存在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一个所有参与者都必须遵守和满足的安全标准,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对于我们而言,这其实是在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因为我们认为这代表着市场走向成熟,使我们能够以一种更可预期的方式,在我们的平台上部署所需的传感器、软件和相关技术,从而实现面向多家主机厂和Tier 1合作伙伴规模化地提供解决方案。”Nakul Duggal补充说道。
对于高通而言,“安全”的理念在其汽车产品的设计思路中贯穿始终,对整个汽车业务线的技术和产品起到底层的奠基和赋能作用。高通的安全设计哲学体现在三个维度:
在高通看来,质量、可靠性、安全性和信息安全性,是其为汽车市场设计产品时考虑最多的核心衡量标准。能够实现这些要求,也体现了高通在芯片开发领域的“长期主义”思路——凭借大量积累和深厚经验,打造面向未来的安全可靠的产品,是高通为驾驶辅助领域交出的答卷。
04.未来之战:在变革中寻找确定性
当下,中国汽车产业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加强对核心技术的把握能力。面对中国车企的芯片自研潮,Nakul Duggal展现出理性自信:“高通作为一家半导体芯片公司,拥有打造半导体的深厚技术,覆盖广泛的产品领域。这是一套高度系统化的体系,它是我们所作的事情,也是我们的专长。”
在采访尾声,Nakul Duggal透露,高通与中国主机厂、一级供应商和软件栈生态伙伴取得了很多成果,也赢得了很多定点项目。从今年起,各类合作成果将会陆续落地,会有更多搭载高通骁龙方案的量产车型推出。在2025年和2026年间,市场能够见证高通在驾驶辅助领域逐步重现其在座舱领域取得的进步和成功。
当技术普惠与安全可靠成为行业共识时,真正的创新才刚刚开始。在这场由芯片驱动的智能化革命中,没有谁会是永远的领跑者,但前瞻者的每一步都在重新定义赛道的方向。

x
-
阿维塔出了一款华为最美的车 2025-04-29 17:02
-
高通Nakul Duggal解读Snapdragon Ride:系统级创新与生态协作实现广泛市场覆盖 2025-04-29 15:30
-
零跑朱江明:零跑已从跟随者转向第一梯队,今年海外冲击8万销量 2025-04-27 11:31
-
出事故车企负全责,广汽埃安与滴滴发布全球首辆前装量产L4,2027年面向个人用户 2025-04-28 21:39
-
全球首张且唯一ISO 8800证书,地平线获通向全球市场的"安全信任护照" 2025-04-27 11:17
-
高通Nakul Duggal解读Snapdragon Ride:系统级创新与生态协作实现广泛市场覆盖 2025-04-29 15:30